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29日报道
根据此前公布的标书内容,在未来的20年内,担当作业者的中石油承诺将哈尔法亚油田产量从目前的每天几千桶提升至53.5万桶/天,为此这个项目的投资者——中石油、道达尔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将在当地投下数以亿计的资金,而仅仅获得1.4美元/桶的报酬。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油气储量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在国内中石油的储采比(当年控制储量与实际产量之比)仅为14左右,而国内市场对石油需求的绝对量,却在不断增长,因此,为保证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中石油必须去油气富集区开拓资源。
伊拉克是目前仅有的两个对外资开放石油业务的产油国之一,因此中石油必须进入这个市场,“即便利润少点,但它能够保证稳定的石油供应”——若哈尔法亚油田产量能够达到53.5万桶/日,其年产量将达2800万吨,这相当于中石油新增了一座胜利油田
“1.4美元/桶的服务费,不会成为其他地区的样本”,马哲睿如是说。
但中石油却不得不以这种低价策略去竞争,因为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太快,而储量却不足,更因为中石油有太多服务业员工需要就业。
在1998年石油行业重组后,中石油集团分为上市部分和存续部分。其中,大量勘探、钻井、固井等油田工程服务队伍被留在了存续部分,上市公司仅保留采油业务。
来自中石油内部的数据显示,1998年中石油重组改制上市后,中石油集团存续部分员工总数达106万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70%。虽历经十年的减员增效,然而仍有几十万人依靠油田服务生存。
作为中国的国字号大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争夺稀缺资源,保障国内供应应该是我们大力支持和倡导的,个人认为中石油此次在伊拉克完成布局为日后继续向中东其他区域渗透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天然气供给水平,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但是,说实话,中石油说是为了数十万人员的生计饭碗而参与招投标,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作为一个有很重历史负担的国企,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式和企业发展远景及承担的国家利益上就没有必要去喊穷了吧
毕竟在北京为员工建福利房,低价倒卖石油谋取暴利等等这些新闻也都不是空穴来风,要减员增效无可厚非,但是至于从哪里减怕是要更仔细掂量掂量吧?说句不好听的,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未免很傻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