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rgba(1, 0, 0, 0)]导语:
[backcolor=rgba(1, 0, 0, 0)]开发海尔制理论,既需要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跨学科知识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方法训练,又需要对东西方哲学、文化与企业发展史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具有深入企业实践进行参与式研究的勇气和洞察力,并且能跟得上张瑞敏的格局、思维、深度与创新速度,能够从范式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开发。
[backcolor=rgba(1, 0, 0, 0)] 文 / 胡国栋
[backcolor=rgba(1, 0, 0, 0)]海外著名管理学者具有世界格局并掌握前沿管理理论的发展动向,同时能够深入企业进行扎根研究,但是缺乏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与中国企业史的深切理解,难以发掘海尔制中深层次的中国理论元素;中国的媒体与财经评论人存在理论深度与学术训练欠缺的问题;中国学院派教授的研究则片面追求科学严谨性,导致实践相关性不足,存在知识体系过于狭窄,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基础和问题意识,以及与企业实践较为疏离等诸多问题。
[backcolor=rgba(1, 0, 0, 0)]如何对海尔制进行理论开发呢?海尔模式的管理实践复杂而多变且依然处于动态的创新中,“自以为非”、“创造性毁灭”已经成为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文化基因,因而对海尔制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庞大且动态的过程。
[backcolor=rgba(1, 0, 0, 0)]中国管理理论:海尔制的研究目的
[backcolor=rgba(1, 0, 0, 0)]首先,确定海尔制的研究目的,是开发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中国管理理论,更好地指导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实践,并向世界输出中国管理模式。
[backcolor=rgba(1, 0, 0, 0)]多数学者理论研究的旨趣是在中国情境中验证西方前沿管理理论,几乎没有学者研究中国本土产生的管理思想如何向世界输出的问题。
[backcolor=rgba(1, 0, 0, 0)]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ZF与中国企业的雄心与行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学界迫切需要回应“中国模式的管理元素是什么”以及“它在世界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等理论命题。对海尔制的理论开发与系统研究,肩负着这一时代使命。
[backcolor=rgba(1, 0, 0, 0)]融合创新:海尔制的研究思维与立场
[backcolor=rgba(1, 0, 0, 0)]其次,明确海尔制的研究思维和研究立场,是将本土智慧与世界格局、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西方前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相结合,以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东西方管理思想和文化进行融合性创新。
[backcolor=rgba(1, 0, 0, 0)]加拿大华人学者梁鹤年在《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一书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曾进行了较为形象的比喻:西方人是一只眼睛看世界,就像射击瞄准,看得比较“清”,他们是“追求目标”的文化。我们是两只眼睛看世界,就像引线穿针,看得比较“全”,我们是“处理关系”的文化。如果看的清楚些,用逻辑;如果想看的全面些,用想象;逻辑使人有信心但容易变得刚愎自用,想象使人有虚心但容易变得优柔寡断。一只眼睛不能穿针,两只眼睛难以瞄准,我们要“清”且“全”,才可得“真”。
[backcolor=rgba(1, 0, 0, 0)]因而,研究海尔制需要张瑞敏的文化格局与心胸视野,既不能盲目自大,搞民粹主义;也不能崇洋媚外,搞全盘西化,而是在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融合的理论标准下,以文化自信的立场提炼海尔制内含的独特中国智慧与全球普世价值。
[backcolor=rgba(1, 0, 0, 0)]海尔制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backcolor=rgba(1, 0, 0, 0)]再次,厘清海尔制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是包含管理哲学、商业模式、战略理论、组织理论、领导理论与企业文化在内的系统化知识。
[backcolor=rgba(1, 0, 0, 0)]欲研究海尔的管理哲学需要研究张瑞敏的管理哲学,而张瑞敏的管理哲学是其本人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组织管理中的映衬。张瑞敏之于海尔已经不是在用力做企业,而是在用生命做事业。因而,不走进张瑞敏的精神世界,则难以深刻把握海尔的管理哲学。
[backcolor=rgba(1, 0, 0, 0)]海尔的历次战略变革都导致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与五次战略更迭相对应,海尔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从科层制企业(“正三角”),经由事业部制企业(扩大化的“正三角”)向网络型组织(“倒三角”),进而向平台型企业(利共体、小微)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