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0-1-23 08:36:07
支持!这里也是一个博弈的地方,那我们在论坛里的虚拟交流也是一个类经济体的行为!使用的“货币”是什么?“规则”是什么?都有什么主义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1:16:12
看看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4:29:11
好帖子啊,简单易懂,简入深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6:06:07
{:2_36:}顶 !好帖子!道理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6:21:49
写得很不错,很有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6:51:27
呵呵,楼主好像忽略了货币乘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6:52:30
yuejiao 发表于 2010-1-23 08:36
支持!这里也是一个博弈的地方,那我们在论坛里的虚拟交流也是一个类经济体的行为!使用的“货币”是什么?“规则”是什么?都有什么主义存在?
oh,my god!这个世界太疯狂啦,耗子都给猫当伴娘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8:43:51
很有深度的帖子,领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0:11:17
潇洒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3:16:56
感觉不太对~~~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3:41:18
看文章不如看回帖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2:03:37
支持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8:56:25
写法很新颖   思想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8:58:5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21 16:28
贺俊翔 发表于 2010-1-21 13:16
不对吧 ,零和博弈至少应该是一个封闭市场,筹码就那么多。而市场中不断是有新财富创造出来的,这些新财富货币化的话,自然意味着筹码就增加了啊
市场就是交换,市场中是不可能创造出新财富的。新财富只能在生产当中创造出来。
你今年盖了一座房子,自认为价值100万,货币当局是不会为你去印制100万的增量货币的,即便是货币当局以此为借口印制了100万货币,也没有将之发放给你的理由,那么多出来的100万货币的去向就更让人担心了。
不仅仅要找到印制货币的理由,而且要找到货币进入经济体的方法和渠道。
  计划经济的毒瘤的 简直是愚蠢至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24:03
市场化不可以侵入到民众的必要需求领域这个道理
有道理 呵呵呵
楼主见解独到 今天长见识了 谢谢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3:48:32
八成是那里的麻友多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724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5:59:59
看了lz和读者留言,觉得大家的观点都很有意思,大家所站的角度不同,“货币量是守恒”这个理论lz的意思是
“货币是实体物质,货币守恒,不过是物质守恒法则的基本运用。你见过货币自己会一张变成两张?经济体内的货币量恒等于货币当局的发行量。”这貌似有点像废话,我们理解的“货币量是守恒”是每个时期的货币是不变的,所以会有一些差异,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金银本位的时代了,过多的信贷问题出现,所以有些新的理论出现取代了原来的理论,这是时代的取代,而不能说理论的正确还是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7:18:06
金融危机—收入的重新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8:50:56
有新意呵呵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9:39:30
50# zzg343 请阁下告诉我什么是“廉价货币”。“廉价”二字之于货币又是指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0:59:24
  你若写出一篇货币的来龙去脉被定为精华,我一定会去捧场的:)(不是精华发给我我也会去捧场)。只是对你所说的我不懂货币的来龙去脉我要承认你说的不错,我不敢说我懂货币的来龙去脉。而据我所知好象现在也没有哪位大家会信口断言他知道货币的来龙去脉。貌似在你眼里别人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别人都在大放厥词。
  公道自在人心,是不是好文章自有懂它的人自己心里作出评判。也许我多嘴,因为解释从来都看似多余的,明白人知道不用解释,不明白的解释也是白解释。
  你当然有权觉得这帖不名一文,但是在这里叫嚣诋毁此帖如何如何烂就是你的问题了。因为你大可以出篇好文,须知解构总比建构来的容易,况且我也没看到你的解构,你没有阐述好你的观点,文章也没有说要取消货币回到原始社会。作者只是阐述了一个发生了故事的一个方面。雀馆比作经济体固然有诸多纰漏,张先生多半是出于考虑到这样的比喻更为形象,读者理解起来更方便易懂,不必那么晦涩抽象。
  如你所说,现在固然不是以前的时代,但只要有货币,铸币税就从来都是存在的只是方式不同比以前更隐蔽。关于金本位,你可以去读读凯恩斯的书中阐述的观点和格林斯潘的成名作。金本位有缺陷,但是别忘了金本位是历史上实行最长而且在其运营下物价最稳定的货币制度。所谓“特里芬悖论”的金本位悖论是可以调和的;现在的法币制度是信用货币一次大胆的全球实验,而运营区区70多年已经汲汲可危,物价指数又增长了多少?
  本文从来没有要求回到原始社会,不知你是从哪里读出这个思想来的。 52# zzg3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07:42
呵呵,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08:13
5# 贺俊翔

同意。虚拟经济的问题在危机中占了很大万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19:27
这篇文章值得一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21:05
回帖更精彩,菜鸟学习了,货币守恒和货币乘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24:42
e114 发表于 2010-1-22 18:33
如果某位玩家输光了,甚至是“三归一”,筹码全部集中到了一家手中,则牌局就到了散场的时候了。
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呵呵,这只是一个“情况”,不是一个“问题”,所以不需要解决。
把他人的钱全部赢到自己这里,这正是每一个赌徒的愿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3:21:38
丁小鸣 发表于 2010-1-24 20:59
  你若写出一篇货币的来龙去脉被定为精华,我一定会去捧场的:)(不是精华发给我我也会去捧场)。只是对你所说的我不懂货币的来龙去脉我要承认你说的不错,我不敢说我懂货币的来龙去脉。而据我所知好象现在也没有哪位大家会信口断言他知道货币的来龙去脉。貌似在你眼里别人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别人都在大放厥词。
  公道自在人心,是不是好文章自有懂它的人自己心里作出评判。也许我多嘴,因为解释从来都看似多余的,明白人知道不用解释,不明白的解释也是白解释。
  你当然有权觉得这帖不名一文,但是在这里叫嚣诋毁此帖如何如何烂就是你的问题了。因为你大可以出篇好文,须知解构总比建构来的容易,况且我也没看到你的解构,你没有阐述好你的观点,文章也没有说要取消货币回到原始社会。作者只是阐述了一个发生了故事的一个方面。雀馆比作经济体固然有诸多纰漏,张先生多半是出于考虑到这样的比喻更为形象,读者理解起来更方便易懂,不必那么晦涩抽象。
  如你所说,现在固然不是以前的时代,但只要有货币,铸币税就从来都是存在的只是方式不同比以前更隐蔽。关于金本位,你可以去读读凯恩斯的书中阐述的观点和格林斯潘的成名作。金本位有缺陷,但是别忘了金本位是历史上实行最长而且在其运营下物价最稳定的货币制度。所谓“特里芬悖论”的金本位悖论是可以调和的;现在的法币制度是信用货币一次大胆的全球实验,而运营区区70多年已经汲汲可危,物价指数又增长了多少?
  本文从来没有要求回到原始社会,不知你是从哪里读出这个思想来的。 52# zzg343
       我似乎就这篇回帖倒过来的顺序回答,会更好些。
        嗯,这篇就像样多了了,有了“凯恩斯”和“格林斯潘”这样的名字,显得就专业了。不过说实话我不打算去读几十年前的本本,凯恩斯的观点也太多,毕竟没有这个家伙,现代宏观经济学都还很难说什么样。而格林斯潘的成名作我甚至还不知道,当然我倒是愿意听听你的见解。不过我相信格林斯潘并不太喜欢金本位,因为他在位的那些年,正是他将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到极致的时候,也正是这样,拥有世界通用货币的美国才可以在全世界征得你们痛恨“铸币税”。
       你认为由于金本位在历史上实行得最长,所以该制度有了存在的必要,我无法想象有比这更愚蠢的逻辑。几千年来,人们依靠书信来往通信,而由于电话、网络的出现,现在的邮政事业已是江河日下,为什么?因为有了更先进的通信手段代替它。也正是这样,我才有幸可以和阁下在此进行有益的辩论,否则书信来往的时间和邮票成本估计不会让我这么执着了。
       至于特里芬难题是否可以被破解,我自认为还不能打包票,当然若是你有办法,倒是可以向IMF等机构进言。次贷危机的破坏我也认为很大,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当然也有问题,但似乎“汲汲可危”还不至于。
       我明白你们对于金本位或是以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的眷恋,因为你们痛恨货币当局的货币操纵已经由此征得的铸币税,按照这样的“道理”,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似乎显得更为单纯,当然或是干脆回到原始社会,自给自足,没有交易的社会,也就不需要货币,那么就更心安理得了。
       楼主的文章,我并不觉得形象,事实上我还看了半天,才明白,我相信在这个论坛上跟我一样不打麻将的人还是有的。不过若要使真是“易懂”那就麻烦了,因为没有受过金融经济学训练的人可能真的会认为我们的经济体就是个“麻将馆”,而货币就是就是麻将馆老板的“筹码”,而贵金属也就是文中赌徒们手中的“货币”才是硬道理。
       我忽然发现自己当初说下了“货币的来龙去脉”是多么的轻浮大意,不过比起你和你的张先生要将信用货币推翻回到金本位时代的想法,我感觉自己还是谦逊了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3:24:43
lily9748 发表于 2010-1-24 21:21
回帖更精彩,菜鸟学习了,货币守恒和货币乘数。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这位自称菜鸟的朋友学到了“货币守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09:04:5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09:40:13
87# zzg343 这位以受过系统  金融体系学习自居的坛友,我想说的是对待很多事物的态度并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这是篇精华帖,我不想因我的缘故使之成为口水帖,所以后面我不会再做回应。
  我想告诉你一个道理:你有权不喜欢一件事物不赞成一篇文章(不是你读不懂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这叫什么逻辑),但是你这种要求斑竹撤掉精华这样的做法我是很反感的(如果你是斑竹你有这个权利)。
  “货币守衡”明白人都知道前提是把经济体看成一个闭循环,(也就是前面坛友所说的一个固定经济时期内,凯的通论和高宏里也讲得很清楚),这是建模的一个基本思想,受过金融系统教育的你如果连这样的简单建模思想都不能理解我还能说什么呢;几十年前的书你当然可以不读,但是不要因为你不读就否定那是好书。这种无知成无畏的想法好象不该再属于你这个年纪吧。
  你只读你认为现在最新颖前沿的书,知道吗?这些理论都是在那些你不屑于读的几十年前的经典老书基础上构建的,这些所谓前沿几十年后也许根本不会被人知道存在过。几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界出了多少书你知道么?留下来的叫做不朽。
  你猜想格老是不赞成金本位的,请你看过他的书之后再发表评论而不要用猜想。格老晚年只是不怎么提金本位罢了,至于你所说的宽松政策,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货币政策能够‘宽松’的么?这正是托廉价货币的福。本文只是阐述了法币体系下的问题,至多归于一种反思,哪里来的全盘否定,遑论回到原始社会了。关于胡搅蛮缠、大放厥词之流的解释,我不再多费口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