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鸣 发表于 2010-1-24 20:59 
  你若写出一篇货币的来龙去脉被定为精华,我一定会去捧场的:)(不是精华发给我我也会去捧场)。只是对你所说的我不懂货币的来龙去脉我要承认你说的不错,我不敢说我懂货币的来龙去脉。而据我所知好象现在也没有哪位大家会信口断言他知道货币的来龙去脉。貌似在你眼里别人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别人都在大放厥词。
  公道自在人心,是不是好文章自有懂它的人自己心里作出评判。也许我多嘴,因为解释从来都看似多余的,明白人知道不用解释,不明白的解释也是白解释。
  你当然有权觉得这帖不名一文,但是在这里叫嚣诋毁此帖如何如何烂就是你的问题了。因为你大可以出篇好文,须知解构总比建构来的容易,况且我也没看到你的解构,你没有阐述好你的观点,文章也没有说要取消货币回到原始社会。作者只是阐述了一个发生了故事的一个方面。雀馆比作经济体固然有诸多纰漏,张先生多半是出于考虑到这样的比喻更为形象,读者理解起来更方便易懂,不必那么晦涩抽象。
  如你所说,现在固然不是以前的时代,但只要有货币,铸币税就从来都是存在的只是方式不同比以前更隐蔽。关于金本位,你可以去读读凯恩斯的书中阐述的观点和格林斯潘的成名作。金本位有缺陷,但是别忘了金本位是历史上实行最长而且在其运营下物价最稳定的货币制度。所谓“特里芬悖论”的金本位悖论是可以调和的;现在的法币制度是信用货币一次大胆的全球实验,而运营区区70多年已经汲汲可危,物价指数又增长了多少?
  本文从来没有要求回到原始社会,不知你是从哪里读出这个思想来的。 52# zzg343 
       我似乎就这篇回帖倒过来的顺序回答,会更好些。
        嗯,这篇就像样多了了,有了“凯恩斯”和“格林斯潘”这样的名字,显得就专业了。不过说实话我不打算去读几十年前的本本,凯恩斯的观点也太多,毕竟没有这个家伙,现代宏观经济学都还很难说什么样。而格林斯潘的成名作我甚至还不知道,当然我倒是愿意听听你的见解。不过我相信格林斯潘并不太喜欢金本位,因为他在位的那些年,正是他将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到极致的时候,也正是这样,拥有世界通用货币的美国才可以在全世界征得你们痛恨“铸币税”。
       你认为由于金本位在历史上实行得最长,所以该制度有了存在的必要,我无法想象有比这更愚蠢的逻辑。几千年来,人们依靠书信来往通信,而由于电话、网络的出现,现在的邮政事业已是江河日下,为什么?因为有了更先进的通信手段代替它。也正是这样,我才有幸可以和阁下在此进行有益的辩论,否则书信来往的时间和邮票成本估计不会让我这么执着了。
       至于特里芬难题是否可以被破解,我自认为还不能打包票,当然若是你有办法,倒是可以向IMF等机构进言。次贷危机的破坏我也认为很大,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当然也有问题,但似乎“汲汲可危”还不至于。
       我明白你们对于金本位或是以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的眷恋,因为你们痛恨货币当局的货币操纵已经由此征得的铸币税,按照这样的“道理”,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似乎显得更为单纯,当然或是干脆回到原始社会,自给自足,没有交易的社会,也就不需要货币,那么就更心安理得了。
       楼主的文章,我并不觉得形象,事实上我还看了半天,才明白,我相信在这个论坛上跟我一样不打麻将的人还是有的。不过若要使真是“易懂”那就麻烦了,因为没有受过金融经济学训练的人可能真的会认为我们的经济体就是个“麻将馆”,而货币就是就是麻将馆老板的“筹码”,而贵金属也就是文中赌徒们手中的“货币”才是硬道理。
       我忽然发现自己当初说下了“货币的来龙去脉”是多么的轻浮大意,不过比起你和你的张先生要将信用货币推翻回到金本位时代的想法,我感觉自己还是谦逊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