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931 16
2009-12-30
最近看了 中国式相亲 ,就在想一个问题,相亲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吗?如果可以,那么这种行为能够用制度经济学来分析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 20:38:16
我的理解是:相亲可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为双方提供交流、认识的平台,是信息的交汇的方式,可以减少搜寻等成本,为商议具体事宜提供方便(类似企业之间订立契约,当然这里把相亲视为一种契约不很合适)。它是一种非正式制度,是一种习俗、惯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2:10:45
我觉得相亲是可以以较少的成本认识很多人,从而获得资源,与此同时可能也会有好的输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21:31:23
类似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之类的非正式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5:23:19
当然了,只要你抓住“交易成本”这个概念,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注:在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内,“交易”不只是交易,“成本”不只是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22:50:54
每一个问题都有一种最适合的理论来分析。为什么要用制度经济学来分析相亲呢?这不是杀鸡用了牛刀,而是杀鸡用了导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