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998 2
2010-01-01
同一门课,比如大一的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同时有7位老师上课,师资残差不齐,有的老师讲课水平高,有的老师是在不敢恭维,但是所获得的报酬是一样的。这样对于学生,对于老师都不公平。
所以建议,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周一上午同一楼层的教室有7名教师同时授课,学生自由选择。3-5周后,确定授课名单老师。让没有学生选的老师淘汰。让好的老师留下,让学生用脚投票比目前用手投票我感觉要有效的多。
请问,目前有没有高校这样采用竞争机制,促使老师授课水平的提高。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我觉着未来,高校基础课的教学为走向这个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 09:04:52
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垄断!你还觉得中国人折腾的不够,讲个课还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09:20:55
假如课堂完全市场化,大学也成了新东方了~~不可否认,新东方的成功模式确实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个企业,是以迎合市场需要从而获得盈利的组织。可大学不同,大学承担的任务除了教学,还有研究等等。假如引入竞争机制,很可能让老师分成“教学派”和“研究派”。在大学里,更多时候需要两者角色的重合,而非分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