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3:1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2:42
比如,我们一群人一天需要100斤苹果,某处天然的生长着比100斤多很多的苹果。此时采摘回来就是必须所付出的劳动,即需要采摘“生产”。如采摘能力有限,在经济学范围内,明智的做法就是正好采摘100斤。在这种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数量”就是100斤,“稀缺”的就有可能是人手和采摘手段即“技术”了。
以此例子看,不妨先分析一下:此处在什么地方用到了“经济学分析”。
对于“非稀缺性”的情况,我们是否有必要引入“经济学分析”?
(不妨先假设全社会就只有“我们一群人”,且全社会只有“苹果”一种有形产品)
“需要100斤苹果”,是什么意义?是指每天必须吃掉100斤(才能维持基本生存)吗?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200斤,“明智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10斤,“明智的做法”又是什么?为什么?
最后,回过来,还是那个问题:我还是想知道,liuyongfei180如何理解“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
先回答此楼的分析:
这里所用到的“经济学分析”是以往没有的,即需求的量化和生产的量化,在此就不多谈了。
对于“非稀缺性”的情况,有必要引入“经济学分析”,因为“非稀缺性”主要是指资源方面的,有能力生产已不是稀缺或非稀缺的问题了——不缺不多。
“需要100斤苹果”,是指这群人每天需要吃了100斤苹果才能正常的生存,也是那时的生活标准。(每人1天吃1斤,这群人就算100人。)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200斤,“明智的做法”是减少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因为不需要那么多。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10斤,就需要增加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要是人手或采摘时间都不能增加,就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没有满足某种合理的基本需求。
最后的问题,还是等liuyongfei180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