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1-2-19 14:02:4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200斤,“明智的做法”是减少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因为不需要那么多。
对于“不稀缺”的采摘能力,节约使用的原因何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03:2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02 “娶美女”,不是经济学问题吧。能否举个产品的例子?
为什么不可以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05:2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对于“非稀缺性”的情况,有必要引入“经济学分析”,因为“非稀缺性”主要是指资源方面的,有能力生产已不是稀缺或非稀缺的问题了——不缺不多。
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

生产并不是“免费的午餐”。用来生产的资源,同样可能是稀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07:1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这里所用到的“经济学分析”是以往没有的,即需求的量化和生产的量化,在此就不多谈了。
“以往的经济学分析”为什么没有呢?

“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均衡分析”,不涉及这类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08:4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需要100斤苹果”,是指这群人每天需要吃了100斤苹果才能正常的生存,也是那时的生活标准。(每人1天吃1斤,这群人就算100人。)
那么,每人多吃了一些,有没有“好处”?少吃了一些,有没有“坏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12:1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10斤,就需要增加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要是人手或采摘时间都不能增加,就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没有满足某种合理的基本需求
“合理的基本需求”仍然是外生的假设。那么,这一假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什么才算“合理”?

(经济学里的“欲望”与“需求”,并不是从“合理的基本需求”出发的,也没有必要去涉及这一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16:26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0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200斤,“明智的做法”是减少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因为不需要那么多。
对于“不稀缺”的采摘能力,节约使用的原因何在?
不节约,就是在浪费。节约下来的人手或时间可以去干别的,或者唱歌跳舞、休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20:00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0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02 “娶美女”,不是经济学问题吧。能否举个产品的例子?
为什么不可以是呢?
事实不是,属社会问题吧。因为,“美女”不属于经济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24:05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0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需要100斤苹果”,是指这群人每天需要吃了100斤苹果才能正常的生存,也是那时的生活标准。(每人1天吃1斤,这群人就算100人。)
那么,每人多吃了一些,有没有“好处”?少吃了一些,有没有“坏处”?
多吃没必要。少吃不应该,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25:5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16 不节约,就是在浪费。节约下来的人手或时间可以去干别的,或者唱歌跳舞、休息。
这种解释,显然说明,(这个社会里)人们面临的是多维度的选择问题(社会中不光只有采苹果、吃苹果这一件事)。

那么,在这个多维度的决策中,人们有没有“最优化”问题?若有,这个最优化问题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此外,即使人们不节约而在“浪费”,这种行为,对人们又有没有什么“坏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29:0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20 事实不是,属社会问题吧。因为,“美女”不属于经济概念。
判断“社会问题”与“经济概念”的标准是什么?

这里,我认为,如果承认“美女”等是稀缺资源,并把美女纳入偏好的对象,即可纳入“经济学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0:5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24 多吃没必要。少吃不应该,有问题。
请注意:我前面问的不是“必要”与“应该”与否,我只问,有没有“好处”与“坏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2:02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1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3:57 如果采摘能力是每天可以采摘10斤,就需要增加采摘人手或采摘时间。要是人手或采摘时间都不能增加,就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没有满足某种合理的基本需求
“合理的基本需求”仍然是外生的假设。那么,这一假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什么才算“合理”?

(经济学里的“欲望”与“需求”,并不是从“合理的基本需求”出发的,也没有必要去涉及这一概念)
这一假设的具体内容在这个帖子里简述了一下,“合理的基本需求”与社会必要需求是一回事:

一个新概念:社会必要需求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仿造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想出了一个概念,社会必要需求: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活水平下,在特定的人群中,每个人每天平均需要的各种产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46339&page=1&from^^uid=9695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4:26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1:5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1:49 “资源是稀缺的”,基本同意,问题也不大;180兄无非强调是什么“资源”,这确实需要探讨。“欲望是无限的”,不符合实际,问题就多了。
liuyongfei180同意把“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性”区分开来吗?
至少在萨缪尔森那里,稀缺性的定义中包含着欲望的无限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4:49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3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24 多吃没必要。少吃不应该,有问题。
请注意:我前面问的不是“必要”与“应该”与否,我只问,有没有“好处”与“坏处”。
多吃没有好处,少吃有坏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5:4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32 仿造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想出了一个概念,社会必要需求: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活水平下,在特定的人群中,每个人每天平均需要的各种产品。
个人以为,最后这个定义,什么也没有定义,最多是同义反复。

什么又叫“正常的生活水平”呢?

实际消费的数量,超过这一“必要”的数量,是否是当事人所喜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7:01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3:0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2:49 现代的分工生产,都是直接为别人,间接为自己;即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生产的产品。
那么,下段话又如何理解呢?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8 13:41 1,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但事实上,即使是占有,很多情况下也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巨富之人。皇帝据有天下的土地,可是这种占有只是给了他收税的权利。比尔盖茨的资产,大多数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他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消费,而是给了他获取收益的权利。可见如果超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超出了储备需求,多余的财富只是赖以获得社会地位以及食利权利的筹码而已。
断章取义! 我所说的“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并不是我自己的主张,而是指出可能的一种误解。不知道你的思维方式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7:26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34 至少在萨缪尔森那里,稀缺性的定义中包含着欲望的无限性
liuyongfei180确认了这一点。我想就不必继续与王志成2010讨论这以外的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9:1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34 多吃没有好处,少吃有坏处。
也就是说,这100斤是个“恰好量”——多吃无益,少吃有害(这个假设过于特殊了吧)。不过,“没有好处”是否就意味着“有坏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39:39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1:2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09:13 “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在经济学范围内,这
也是很有限的。比如,人们想成为首富,但除了疯子、疯子般的想法或开玩笑,没谁欲求全世界的财产都归他自己。
既然已经承认非稀缺性,又何必讨论“经济学问题”呢?
“经济学问题”是否要建立在“稀缺性”概念上,这是我们之间的分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0:27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2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20 事实不是,属社会问题吧。因为,“美女”不属于经济概念。
判断“社会问题”与“经济概念”的标准是什么?

这里,我认为,如果承认“美女”等是稀缺资源,并把美女纳入偏好的对象,即可纳入“经济学分析”。
“美女”的标准,没法用已知的经济数据衡量;因此,不属于经济学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1:59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37 断章取义! 我所说的“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并不是我自己的主张,而是指出可能的一种误解。不知道你的思维方式如何。
我也不知道你的“思维方式”是如何的。

你指出来的这种“可能的一种误解”,姑且先说这不是你自己的误解,那么是谁的误解?

你的“思维方式”,又凭什么断定别人会有这种误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3:41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37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34 至少在萨缪尔森那里,稀缺性的定义中包含着欲望的无限性
liuyongfei180确认了这一点。我想就不必继续与王志成2010讨论这以外的问题了。
还是请楼上明确地说一下你的“稀缺性”的定义吧。我批判一个,你就躲开,我指出一个,你就说不是。我想,明确一下稀缺性的定义,对我们讨论问题都有好处。无论我对稀缺性如何论述,你都可以说,我的那个稀缺性的定义是不对的,从而令我的论述不着重点。

请给出你对稀缺性的定义,并用引号标注,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4:4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14:40 “美女”的标准,没法用已知的经济数据衡量;因此,不属于经济学问题
偏好是一种二元关系,这种二元关系,即使可以用实数表达,也不是你想像的那种关系。

“数据”也不只有一种尺度类型,可能分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5:48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43 请给出你对稀缺性的定义,并用引号标注,如何?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显然的是,我说的,与王志成2010说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8:02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41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37 断章取义! 我所说的“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并不是我自己的主张,而是指出可能的一种误解。不知道你的思维方式如何。
我也不知道你的“思维方式”是如何的。

你指出来的这种“可能的一种误解”,姑且先说这不是你自己的误解,那么是谁的误解?

你的“思维方式”,又凭什么断定别人会有这种误解?
"稀缺性的概念提出有两个后果:
1,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但事实上,即使是占有,很多情况下也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巨富之人。皇帝据有天下的土地,可是这种占有只是给了他收税的权利。比尔盖茨的资产,大多数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他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消费,而是给了他获取收益的权利。可见如果超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超出了储备需求,多余的财富只是赖以获得社会地位以及食利权利的筹码而已。"


我当然不保证我说的都对。我只是说出我自己的看法而已,我的看法正确与否,可供讨论。但是,请你在引述我的话的时候,尽可能完整地引述,尤其是可能歪曲我本意的时候更应当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8:30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43 还是请楼上明确地说一下你的“稀缺性”的定义吧。我批判一个,你就躲开,我指出一个,你就说不是。我想,明确一下稀缺性的定义,对我们讨论问题都有好处。无论我对稀缺性如何论述,你都可以说,我的那个稀缺性的定义是不对的,从而令我的论述不着重点。
请给出你对稀缺性的定义,并用引号标注,如何?
你是否已经明确,你的“稀缺性”已经与王志成2010的不同?

既然如此,咱们就不必卷入王志成20101的说法了吧?

咱们就可以继续讨论:经济学中“欲望无限性”这一假设的问题了,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49:23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4:45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43 请给出你对稀缺性的定义,并用引号标注,如何?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显然的是,我说的,与王志成2010说的不同。
既然不同,何不拿出来明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50:23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48

"稀缺性的概念提出有两个后果:
1,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但事实上,即使是占有,很多情况下也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巨富之人。皇帝据有天下的土地,可是这种占有只是给了他收税的权利。比尔盖茨的资产,大多数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他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消费,而是给了他获取收益的权利。可见如果超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超出了储备需求,多余的财富只是赖以获得社会地位以及食利权利的筹码而已。"


我当然不保证我说的都对。我只是说出我自己的看法而已,我的看法正确与否,可供讨论。但是,请你在引述我的话的时候,尽可能完整地引述,尤其是可能歪曲我本意的时候更应当如此。
我前面没有完整引述你的说法?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9 11:2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2-19 09:16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8 13:41 稀缺性的概念提出有两个后果:

1,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占有。但事实上,即使是占有,很多情况下也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巨富之人。皇帝据有天下的土地,可是这种占有只是给了他收税的权利。比尔盖茨的资产,大多数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他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消费,而是给了他获取收益的权利。可见如果超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超出了储备需求,多余的财富只是赖以获得社会地位以及食利权利的筹码而已。

2,财富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分配出来的。资源是稀缺的,欲望是无限的,经济学就研究资源配置。这种观点将资源看成固定的量,而不是变化的量。事实上,任何资源,只有与劳动结合才能产生有用性。例如这个世界上的煤炭,从古代到现在,都没有使用完毕,可见,对于以前的人类,煤炭资源并不稀缺,只要愿意去挖,总是有的,但是煤炭照样有配置问题----可见,不是煤炭稀缺,而是采掘出来的煤炭稀缺,是煤炭采掘工人的劳动成果稀缺。
基本同意。
这就是以上的逻辑推理?不晓得上面的“生产”与“分配”究竟要做何种理解。

“利用”资源,只意味着“分配”资源?把一种资源变成另一种资源,算“利用”还是“分配”?

“利用”资源,不意味着使用该资源进行“生产”?

一方面想强调经济的目的是消费,另一方面又想强调财富生产出来的。这是上面这两段话的意旨吧?那么,“生产”与“消费”在这两段话中,又是何种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4:51:37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1-2-19 14:49 既然不同,何不拿出来明示?
我前面说过的东西,难道你看不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