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BS上看老师们为暖气费吵起来了,还上了十大,摘抄部分精彩片段:
楼主:
“ 按流量到底有多省钱,请各位支持流量的老师开个课题,研究10年20年
再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 公式,或许能放到国际上得个一个纸质证书。
..........
然后安心的在单位用各种算法来求解和模拟流量比面积省钱。
考虑到江淮水质,土壤的成分,路面的导热性,水管的畅通速度,不可避免的
损耗系数,空气气体的浓度,暖气使用人数变化导致的热量的参数变化。
所以,还是奉劝那些节能的老师们,从单位拎桶水,坐班车回家,
用电水壶烧水,用蒸汽来热整个屋子吧。。。 ”
二楼
“不必说的这么刻薄,世界不是离散的非0既1。我提一个算法大家看看是否更合理。
假定一个采暖季,整体的支出成本是S,科花暖气计费面积是A,所有家的流量计累加是L
,则单位面积成本是S/A,单位热流量成本是S/L,平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是L/A。
一个房子,计费面积是a,热流量是l,缴费: a*S/A+(l-L/A*a)*S/L/2
其中a*S/A是按照面积计费的部分
(l-L/A*a)*S/L/2 是修正部分, 其含义是比平均用的多的用户,需要多支出热流量成本
的1/2,同样,用的少的用户可以节省热流量成本的1/2 ”
四楼
“严重支持理想化的计费
前提是用到本身要付的钱的时候,a*s/A,
全部关闭
谁也不想多付那1/2
如果有人愿意付那1/2,早就有都支持面积收费了”
某楼
“我再提一个算法大家看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
假定一个采暖季,整体的支出成本是S(不用暖气的按照合肥的基础费缴纳,首先从总成
本里减去这些费用,也就是说这里的S是已经减去不用暖气的基础费了),科花暖气计费
面积是A,所有房子的流量计累加是L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来单位面积成本是S/A,单位热流量成本是S/L,平均单位面积
的热流量是L/A。
假定流量因子为k,一个房子,若计费面积是a,热流量是l,则最终缴费:
a*S/A+(l-L/A*a)*S/L*k
以上计费算法,当k=0时,退化为按照面积计费,k=1时,退化为完全的流量计费。
只要投票选出0-1之间的k就可以了。
k的选择也很简单,所有业主投票,若支持按照面积计费的人数为n1, 支持按照流量计费
的人数为n2,无所谓和缺席投票的人数为n3,则k=n2/(n1+n2+n3)
”
某楼
“直接把你的公式写成
(1-k)*a*S/A+k*S/L
不是更清楚吗?k就是所谓的权重因子。
支持!”
某楼
“应该是:(1-k)*a*S/A+k*l*S/L ”
按这个公式(1-k)*a*S/A+k*l*S/L
就可以用不着交基础费了,因为按目前的统计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赞成按面积收费,于
是
(1-k)已经大于0.5了,即使一个字不用也要交一半的暖气费了。
某楼
“大赞!
能否再进一步优化,现在很多人反对按流量收费是不愿意每天看着表跳,算计着什么时
候要关,什么时候要开,心烦。能否设计一个分段收费方案,l=0时收取基本费a*p0,l/
a小于m1的用户加收a*p1,l/a在m1和m2之间的加收a*p2,l/a在m2和m3之间的,加收a*p3
,在m3之上的,加收流量奢侈费。这样大部分愿意按平方收费的用户可能最终消耗在m2
和m3之间,等效于按平方缴纳,无需整天算计流量;一小部分不注意环保节约整天大开
窗户的加收流量奢侈费;一小部分因为部分时间不在,或对暖气要求不高的,也可以节
约而且无需过度关注流量”
某楼
“希望数学好的老师来想一个函数,要求:
1. 连续的(除了下限基础费)
2. 递增的
3. 一个简单的参数可以微调,并且该参数容易解释给其他人
当然简单的做法是利用前面的公式,选取k时,使得使用量为0的,正好等于基础费就可
以了
”
...............
后记:老师们用心良苦啊,用吵架来告诉我们,骂别人混蛋不算什么,用数学公式证明别人是混蛋才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