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3 00:45:17
有用啊,不过不是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0:47:28
累了,洗洗睡了,看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01:05
让我知道了“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03:18
逻辑上是自洽的,解释不了再编造新的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04:34
你说的我也不大明白,可我觉得数学在宏观中确实用的比较肤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20:23
8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流行研究新兴古典或者新经济或者内生经济,
索罗代表的新古典已经过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36:48
这里谈到了逻辑分析的问题。“科学”是什么?值得好好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43:14
28# lang20052001

我最大的困惑在这里:通过数学变形得到某个公式,然后把公式跟现实经济现象上靠(有时还靠不上--),这种研究方法我极其不能认同。 经济学家得出某个公式难道是坐在家里用笔算出来的,还是实际考察经济数据得到的?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数学计算不能模拟社会发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49:51
西方人用定量的方法和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入中国后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有冲突的地方,楼主有这样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必定有人会支持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53:22
21# whaonvger “宏观经济学说到底是宏观经济变量的逻辑问题,既然是逻辑,就可以用数学表达。模型是对经济运行的抽象,数据是经济运行的现实反应。两方面是要兼顾的。”


有同学跟我提到过”科学主义“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否过分科学主义?
我个人的观点: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很实用,解释力很强;但在人文科学的方面,数学的推导演绎,能否模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简单的逻辑问题吗?当然我这是清谈了,无论是数学还是社会学我都一无所知!


所以回到话题本身,从我学到的有限的宏观经济学来看,通过数学变形得到某个公式,然后把公式跟现实经济现象上靠(有时还靠不上--),这种研究方法我极其不能认同。 经济学家得出某个公式难道是坐在家里用笔算出来的,还是实际考察经济数据得到的?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数学计算不能模拟社会发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1:57:42
39# zhengshupeng 是否能归到了科学主义的争论中?


  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英文是scientism

   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如美国新实在论者要求哲学家效仿科学家;美国哲学家W.奎因则说,认识论就是生物学对自身的运用。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但在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比如方舟子,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2:00:42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5:04:14
不知楼主有没有学过高级宏观。
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的基本的索洛模型更多的是起到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定要用基本索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也不是不可以啊。只是我们需要计量技术来得到模型中参数的具体度量(calibration).通常主流经济学可能采用
美国的度量。当然如果数据充足你也可以得到中国的度量。
我没有看完楼主的全文,不过以上的一点内容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与纯正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确实不那么科学,如果楼主是理科专业学生,那么有这样的抱怨是可以
理解的。但楼主如果单单针对宏观经济学,便显得不那么公平了。因为微观经济也有不科学的地方。最明显的
例子就是效用函数。你永远无法科学的验证其正确性,也无法科学的推翻其合理性。
你不能以完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不单单是宏观经济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把经济学完全归入自然
科学的范畴。尽管现代经济学更多的采用数理技术对经济学进行数量分析,但这也不意味着经济学就是完全的
自然科学。你得给她一些灵活的空间。
宏观经济学在楼主眼中究竟是不是伪科学,取决于楼主对于科学以及伪科学的定义。如果楼主的科学范畴也包括社会科学的话,我实在看不出宏观经济学有任何伪科学的地方。
请不要带着情绪来学习。我们尊重独创性,尊重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但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和态度。你得先学会接受某种理论,待你真正深入了解她了,独到见解才具有价值。
你也可以引用名家的话或观点,但前提是你真正理解他们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7:06:20
我学过高级宏观,虽然说感觉很难,让我比较恨高宏,但是我们的每一个模型都有数据支持以及计量方法的处理及分析,均值方差分析,预测,时间序列。很多数据都是参考美国统计局提供的,虽然结果往往是方差比较大,预测不是很准,偶尔情况下还会出现反向预测,但是你说的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毫无用处,这点我坚决不同意。很多宏观政策就是根据这些模型制定出来的,比如说利率到底要定为多少?4%还是8%?都是通过建立模型,加上统计数据,再用计量方法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7:40: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7:44: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7:59:08
宏观模型是对现实经济的抽象,有利于讨论,同不同意都很清楚。可宏观经济模型并不是对现实经济的模拟,不能直接用来解决问题,得活学活用。问题是宏观经济学家们通常不会承认自己的模型自是象牙塔里yy的玩具,总是会打肿脸用这些玩具来解释现实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同意楼主的伪科学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36:45



经济学方法论上是有很大的问题,但我不认为楼主说的就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所在是总量问题和加总问题。这方面奥地利学派有充分的论述。
比方说,资本是可以相加的吗?如果说朝鲜用50000钝钢铁建造基础设施,而用另外
50000钝钢铁建造炸弹,结果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38:43
宏观经济学比较难定量分析,并不是说就不可以。本科所学的知识只是简单的定性分析,几个简单的模型而已,所以给刚学习经济学的人造成误解,以为经济学就是这么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3:36
yuanjackson 发表于 2010-1-3 05:04
不知楼主有没有学过高级宏观。
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的基本的索洛模型更多的是起到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定要用基本索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也不是不可以啊。只是我们需要计量技术来得到模型中参数的具体度量(calibration).通常主流经济学可能采用
美国的度量。当然如果数据充足你也可以得到中国的度量。
我没有看完楼主的全文,不过以上的一点内容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与纯正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确实不那么科学,如果楼主是理科专业学生,那么有这样的抱怨是可以
理解的。但楼主如果单单针对宏观经济学,便显得不那么公平了。因为微观经济也有不科学的地方。最明显的
例子就是效用函数。你永远无法科学的验证其正确性,也无法科学的推翻其合理性。
你不能以完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不单单是宏观经济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把经济学完全归入自然
科学的范畴。尽管现代经济学更多的采用数理技术对经济学进行数量分析,但这也不意味着经济学就是完全的
自然科学。你得给她一些灵活的空间。
宏观经济学在楼主眼中究竟是不是伪科学,取决于楼主对于科学以及伪科学的定义。如果楼主的科学范畴也包括社会科学的话,我实在看不出宏观经济学有任何伪科学的地方。
请不要带着情绪来学习。我们尊重独创性,尊重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但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和态度。你得先学会接受某种理论,待你真正深入了解她了,独到见解才具有价值。
你也可以引用名家的话或观点,但前提是你真正理解他们的观点。
当年CCER请诺奖得主Prescott来做讲座,老头子讲了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大致是有些现象real business cycle模型相左,于是将模型改动一下,就没问题了。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追求真理,而很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只是在摆弄一些玩具,所以是伪科学。

不幸的是这种伪科学占主流,阻碍了学科的进步。不需要完全打破从来,那些玩具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框架,也能锻炼思维,可不能迷信,不能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4:44
领航 发表于 2010-1-3 08:38
宏观经济学比较难定量分析,并不是说就不可以。本科所学的知识只是简单的定性分析,几个简单的模型而已,所以给刚学习经济学的人造成误解,以为经济学就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往上越复杂的反而越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5:08
赞楼主!

楼主以《皇帝的新装》里孩童天真的姿态,

将一些伪科学面具揭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6:50
太轻率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7:22
nicame09 发表于 2010-1-3 07:06
我学过高级宏观,虽然说感觉很难,让我比较恨高宏,但是我们的每一个模型都有数据支持以及计量方法的处理及分析,均值方差分析,预测,时间序列。很多数据都是参考美国统计局提供的,虽然结果往往是方差比较大,预测不是很准,偶尔情况下还会出现反向预测,但是你说的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毫无用处,这点我坚决不同意。很多宏观政策就是根据这些模型制定出来的,比如说利率到底要定为多少?4%还是8%?都是通过建立模型,加上统计数据,再用计量方法算出来的
计量只是给你个安慰而已,中医不用计量模型,照样凭经验给你开药方,酌量使用,trial and error,别吃死人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47:46
学习了!支持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50:06
ronron01 发表于 2010-1-3 01:20
8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流行研究新兴古典或者新经济或者内生经济,
索罗代表的新古典已经过时了
其实是越老越实在,后来很多都是在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53:53
prinski 发表于 2010-1-3 01:43
28# lang20052001

我最大的困惑在这里:通过数学变形得到某个公式,然后把公式跟现实经济现象上靠(有时还靠不上--),这种研究方法我极其不能认同。 经济学家得出某个公式难道是坐在家里用笔算出来的,还是实际考察经济数据得到的?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数学计算不能模拟社会发展的!
我也曾很困惑,后来好像有些明白了,王婆卖瓜,总不能说自己的瓜不甜吧。宏经家们即使知道自己的模型只是个玩具,也不大会承认,就算不顾自己的饭碗,还有那么多学生们要找工作啊。不过有些书呆子如Robert Lucas,说不定真就以为自己的模型能解释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8:56:13
skal 发表于 2010-1-2 17:48
颇为认同。
话说回来,宏观经济学其实还处于婴幼儿时期,自然我们感觉特别幼稚。但任何事物不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吗?我们的悲剧就在于我们生活在它的婴幼儿时期。
但是,其实这又反过来说是一个极具发展空间又较易有所突破的行当。我们有福啊!
问题是这个婴幼儿自己不想长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9:01:11
whaonvger 发表于 2010-1-2 19:38
楼主没明白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就肆意攻击,这样的态度很不可取的。

首先,高中学理科的又如何,在美国即使是物理系的研究生,其数理知识也没标准的经济系研究生掌握的多。

第二,宏观没学好,计量就学的好吗?计量表面上是用很多数学,但计量经济学毕竟是对经济理论的验证,不理解宏观经济学道理,计量学了也白学。

第三,诺贝尔奖没给几次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总体上还是远不如宏观不够成熟。

第四,索罗招你惹你了?索罗模型多简洁!寥寥几行式子就能把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描述个七八分吗,试问其他的任何模型哪个有这个性价比高?索罗模型对于经济现实的解释也过得去,比如条件收敛。至于其缺陷肯定是有,关键在于索罗模型是个BENCHMARK。你靠嘴描述,要想面面俱到,也得说个十几二十分钟吧。

第五,按照你的逻辑,宏观经济学是没什么用。但经济学是科学,不是技术,它要告诉你WHAT和WHY,不一定要告诉你HOW。

第六,宏观经济学现在和微观经济学是同体的,批判宏观经济学其实和批判一般均衡一样。照这么说,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财政等都要受到批判。

最后送你一句话,please keep HUMBLE before ECONOMICS!
我倒觉得帖主并非居高临下地责难宏经,而是有恨铁不是钢的困惑。说出来让大家探讨一下挺好的,可以破除迷信。宏观经济学是否告诉我们有关现实经济的what和why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9:21:29
有道理,路过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