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1351 628
2010-01-02

我决定把题目改成:我很痛苦,因为我觉得学到的宏观经济学的模型很扯淡很垃圾,谁来解救我?





经过同学的指正,标题改为:宏观经济学是科学主义 比较恰当~

Hi 各位老师同学,很高兴和大家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另外本人对于经济学是门外汉,特别是理论方面都是被学习被考试的。所以要是对于经济学有任何认识上的错误,欢迎拍砖!



下面谈谈我对宏观滥用数学的感受,以索洛增长模型为例(索洛模型在中级和高级宏观中都有涉及):


a)首先设定一大堆的变量



如产出(Y),资本(K),劳动(L),A(技术)等等。。。。



b)按照基本的常识列出一堆基本的等式,


如Y=F(k,AL)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了产出和资本、劳动及技术正相关


   k=K/AL     人均资本等于总资本除以有效劳动人口



等等等等。。。。。。



c)经过一系列很低级的数学变换(涉及合并同类项、求偏导、拉格朗日函数等等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



d)最终变换得到一个看似很繁琐的公式(看上去有很多变量而已)



如索洛模型考虑自然资源与土地的因素后,变形后的公式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每工人平均产出增长率为:


公式一 15.gif

gbgp=[(1-α-β-γ)g-βb-(β+γ)n]/(1-α)


以上这个费尽力气变换出来的公式,只表示了gbgp g正相关,与b n负相关;而且这个公式没有任何定量分析的意义


而这个结论用一句简单的人类语言:
自然资源(
b)的减少和人口(n)的增长会使每工人平均产出下降,而技术进步(g)则促进每工人平均产出上升。


(这个结论初中生用脚趾头都能得出来吧)


我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


1.   1. 既然只能表达定性的关系,用数学公式有什么意义?数学的表达简洁吗?至少我在我所学习到的所有宏观经济学公式中没有见到,反而是陷入到众多变量的愚蠢的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看似繁琐的公式,表达一个幼稚的经济学常识。


2.    2.通过基本常识和假设列出一堆不能表示定量关系的等式,再经过一系列所谓严密的低级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繁琐的公式,定性的表达和经济常识相吻合的结论。



难道宏观经济学家们寄希望于“所谓严密的低级数学变换”,来给宏观经济学披上一层严谨科学的外衣?




好吧,除了以上所谓理论的讨论,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林毅夫说过(大概意思),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是有问题的;无论是“华盛顿共识”还是“休克疗法”,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各个国家二战后的经济赶超战略都是失败的,反而是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最后分享林毅夫“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的一段话: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新景象的工具.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划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林说的很委婉,而我的结论只有一句:宏观经济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最后,欢迎大家讨论指教,并请就事论事,我是打酱油的~~~~~~~~~~~~~

===================================================================================================

讨论就会有思想的火花:

1.回到宏观经济学各种模型诞生的历史背景下去看,今天很习以为常的观点,在当时是否反映了进步的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这样的话,

   有朋友举得例子非常好:我们今天看起来“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是否真的简单,放在这些经济学理论刚出来的几十年前来看的话?比如自然资源(b)的减少和人口(n)的增长会使每工人平均产出下降,而技术进步(g)则促进每工人平均产出上升。要知道在我国建国初期还提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

     这样的角度来看,”经济学模型通过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看似繁琐的公式,表达一个幼稚的经济学常识“的说法不恰当!


2.宏观经济学有过于科学主义的问题!

    通过数学变形得到某个公式,然后把公式跟现实经济现象上靠(有时还靠不上--),这种研究方法我极其不能认同。 经济学家得出某个公式难道是坐在家里用笔算出来的,还是实际考察经济数据得到的?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数学计算不能模拟社会发展的!

有人留言我宏观学的不好,只学到皮毛,还有更高级的理论等等,但你们都没有具体说我哪点认识有问题?更高级的理论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欢迎具体指正批评!



附件列表
13.gif

原图尺寸 1.4 KB

13.gi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 17:03:55
沙发自己占了
哈哈我是标题党:宏观经济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其实这里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有明显的唯科学主义的问题 righ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17:07:04
有见解,有突破,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17:14:55
说道心坎里去了,是真的比较恶心
关于模型中的参数应该可以定量分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17:16:20
牛啊,谢谢楼主真情大奉送的一篇好文章,使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17:21:30
4# ahray

新增长模型中设技术进步A(t)=A(0)ent(e的nt次方)
当时我问老师为什么要设为这种形式?老师来了句:这样在以后等式两边取对数求偏导比较方便。
我就崩溃了,什么狗屁东西,自娱自乐的数字公式游戏吧?
这样的模型系数做出来对于实际经济有什么指导性意见?  


伪科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