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3 16:39:55
呵呵,此帖已经火了,月经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6:46:26
yuxuefan84 发表于 2010-1-3 16:33
唉 的确这些公式让学过数学的人看着可笑啊
那是你没看过啥高级货,呵呵

也就奇怪了,大把大把的学数学学物理的人往经济金融转,实在是因为这两个学科的生命力已经强大到了非有强大生命力的人不能搞的地步了。和他们相比经济学确实还太稚嫩。

话说回来,也是最近几十年,经济学家的科普工作做得太成功了,结果给自己找了麻烦,你看像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还有一些理工科专业,不是说他们有多深奥的东西,而是先把门槛立起来。

就我所知,目前不少理工学科的数学也是看了让人学数学的人发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6:51:43
本人本科学数学,研究生自学宏观经济学。其实我认为大家有这种看法也可能和老师的教学有关系吧,经济学应该是思想是第一位的,当然有数学可以使其有一个比较严密的推理体系。缺少了数学的表达很难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体系,有些东西用文字语言是无法表达得很明白无误的,相信学过数学分析的人有体会的。
至于大家现在认为地球人都知道的一些观点我想这些正是经济学教育的功劳,我们现在认为显然的东西不代表在过去是显然的....一点个人想法供大家讨论一下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6:53:26
zhaojumping 发表于 2010-1-3 16:32
非主流书生 发表于 2010-1-3 12:13
zhaojumping 发表于 2010-1-3 10:50
LZ如果把宏观经济学的“伪科学性”和宏观模型设定的随意性(包括变两的选择和模型结构的设计)相联系的话,不妨看看这个文章,看起来应该不是太“伪科学”。这篇文章至少告诉我们即便是一个看起来是如此“伪科学”的模型,居然也能很好的模拟“宏观经济的运动特征”。
这个模型能用来预测未来经济状况吗?忘了哪个经济学家说的“在经济学里预测本身就是个难题,预测未来那就更难了”。
这个模型就是搞预测的,效果如何你仔细看完再说。当然,我猜得到你又会说“它预测得到经济危机吗”等等无穷无尽的循环问题。

我不得不说,这个模型要是什么都能宏观经济事件都能预测,它就反而不是科学的了,天文学家不是导到现在对宇宙的命运如何这种没多大“不确定性”的问题都还不知道确切答案的么。气候学家、地震学家对天气、地壳的预测不也只能做到很短期内的“预测么”,谁也没去否定二者的科学性。宏观经济预测之所以困难,就是在于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问题,人们对于未来的信息和预期的掌握总是复杂而不完全的,因此经济预测尤其的困难。考虑到这些现实,目前的一些宏观经济模型确实是已经做得相当不错的了,何况这部分模型很多只是最简单的标准模型,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细节。

我想说的是,无论现在宏观经济学是否是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复杂社会经济问题,总需要一门学科去认真研究,你可以给他按上各种的学科名称,不一定非叫做宏观经济学,也可以叫“算命经济学”嘛,呵呵,但是不论叫什么,不论我们认为它是科学还是算命,不论这门学科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都不能抹杀它的极端重要性——总要有人有学科去研究这个(宏观)经济问题。

话说到这儿,我的意思应该是很明白了,说为伪科学与否,对于经济学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概念,认为目前的方法论不科学,可以研究其他的方法论吗。目前中级以下教的是凯恩斯的方法论,高级就有了新古典的方法论,大家对目前的方法论的科学性不满,就用该的自己开发方法论,说不定能出现中国第一个诺奖呢!但是以这个学科不科学为借口而逃避深入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并不高尚了,如果是这样,那就“请你绅士一点,把嘴闭上然后走开”。
真的是搞预测的吗?虽然文中有预测二字,实际上不会是检验模型对数据的解释力度,并不涉及预测。还别说有关“资本存量”等数据的估算是否准确,其实作者用的是别人估算的数据。你会不会是传错了文章?

要求宏观模型预测有些刁难,你给说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什么有用或有趣的见解?下面是文章最后的结论,能不能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改革后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一定是多少啊?

结果表明,单一的技术冲击或者技术冲击与劳动供给变动的复合影响都不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实际经济波动,科技进步、劳动供给、财政支出都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纳入政府部门的RBC 模型的模拟结果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技术冲击、劳动供给变动和政府支出冲击综合影响的共同产物,技术因素、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都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理我国经济波动问题时,不能象以往一样只关心需求因素的影响,也应该对供给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得到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改革后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04:52
颇有上古遗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06:38
我只是笑了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09:38
谁都知道1+1=2,那陈景润为什么还要用一生来证明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20:30
牛,有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20:53
Lz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

经济学是社会学科。经济学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的意志(人的心理),而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物体。

比如、企业利润最大化行动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动。分析时、是使用了数理方法。但人为什么就能按照这种模型行动呢?我想这是因为人的自私性。讲得更深点就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求生本能(哲学者:尼采)。

一方面有求生本能,另一方面有资源的有限性,这就竞争的根本原因。数理模型只是把以上想法精确化了(我不是在说数理方法没用)。

再从这几年经济学的新学科: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也能看出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的意志或决定行动。

然而人的意志或决定行动(它具有进化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或者讲它不确定性更高)是要比自然科学的死的对象(物体)更为复杂的,分析起来就更为困难。

从以上你就可知,在研究对象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

所以要不要给经济学加上科学的荣誉是不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33:01
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36:40
128# binfriedman

嗯 谢谢~~是我没认真琢磨~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38:46
159# teii282

对啊,我认同这个观点:反对经济学拿着数学的棒子打压其他学科的作风,也反感拿着数学标榜自身是“科学”的一些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3:34
162# prinski

这个问题应该不算是经济学是不是伪科学的问题了。

应该算是学派的权力竞争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3:58
110# qzs_ruc 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过程、宏观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请赐教!这些教材都没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3:59
马政经是鸡肋?!我好伤心~~ 10# prinsk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5:12
同意,我觉得宏观经济学很虚。。。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5:32
楼中好多精彩观点,学习.
楼主嘛,主要是被考试逼坏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46:03
153# WKFLY

一个基本问题:严密的推理体系存在于经济发展现象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08:57
不说科学性,至少马克思的洞见比西经深刻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10:53
经济学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17:25
Xaero 发表于 2010-1-3 10:46
只能为你们所学的“宏观经济学”感到悲哀。
自己去看看,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by Friedman
你真是个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30:15

怎么删帖?我用的手机不知道怎么删

怎么删帖?我用的手机不知道怎么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33:10
惊闻宏经的"哲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35:50
非主流书生 发表于 2010-1-3 12:13 忘了哪个经济学家说的“在经济学里预测本身就是个难题,预测未来那就更难了”
经济学里,预测本身可能改变未来的行为。

(从而出现预测的“自实现”或“自不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40:34
数学的广泛运用只是提高经济学的研究效率。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怎么会是伪科学?你的命题岂不是相当于说:几百年的经济学研究都是伪科学研究,那还研究什么呢?经济学家仅仅在自娱自乐或显示自己聪明而已,研究宏观经济只是在瞎忙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47:26
157# 永远的新月 那就是你不懂了.1+1=2只是一个比喻,媒体嫌麻烦,不想正确地叙述哥德巴赫猜想,就拿个简短的比喻来误导老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49:23
难道都是伪科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54:31
中国经济的奇迹没什么好炫耀的,没什么好炫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55:28
qzs_ruc 发表于 2010-1-3 12:50 敢问一句,你知道宏观经济学讲的是什么吗?你知道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过程吗?你知道宏观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吗?我觉得你可能没有真正学懂,回去多看几年书,多看些Paper再说话也不迟。
惊闻宏经的"哲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8:58:45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在经济世界里,数学的逻辑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