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mark 发表于 2010-1-3 20:52 
永远的新月 发表于 2010-1-3 17:09 
谁都知道1+1=2,那陈景润为什么还要用一生来证明呢?
别露怯了!
你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真正含义么?
你以为陈景润证明了1+2就是证明了1+1=2?
笑死我了!
陈景润在1965年证明结果:
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之积之和。(王元院士)
我百度了一下,百度上把陈景润院士的结果表述为1+2。。我无语了。百度比起之前的媒体,也就是这个level吧。上面红字是陈景润院士师兄王元院士的表述,见《科学时报》09-7-2
还有一个例子,06年朱熹平教授在《亚洲数学评论》还是什么刊物上宣布攻克了困扰人类百年的庞加莱猜想,也没见媒体嚷嚷,为啥?因为这个拓扑流形的命题不是一个代数表达式能概括的,仅仅是证明,就达到了300页。呵呵,所以,很多顶级数学家现在并不承认这个证明,但也有强如terry tao的解析数论、逼近论顶级数学家表示支持证明结果。
朱熹平教授的证明结果如果被接受,成就大过任何华人数学家,陈景润院士,华老,关肇直老院士,冯康老院士等人,哪怕我国人最引以为荣的“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教授。可是,这些口口声声数学数学的人,有几个能关注到这个?
有几个人知道中山大学的朱熹平教授可能的成就?很多人连阿贝尔群概念都没有的数学level,连豪斯多夫测度理论都不清楚的分析学知识,连一个一次泛函观点下的丹尼尔积分都不会的积分水准,用所谓的“数学”攻击经济学。很不积口德的来一句,有些人啊,数学门都没摸到。。。
经济学公理化我不喜欢,但我至少知道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的逻辑+库兹涅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架的。凯恩斯不仅仅是1936年《通论》,1925年的《邱吉尔先生的经济后果》也是凯恩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在这里也没听人说,也没人批判了。库兹涅茨,会计恒等式运用于国民经济核算,贡献很大。先看清楚宏观的前世今生,再做论断。如果要拉上数学,至少了解数学吧,说实话,连共鸣定理都不清楚的数学知识储备,就别拿着理学之母——数学,敲打那些跟数字关系密切的学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