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过的作业。希望共勉银行业为什么会发生连锁反应
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要想研究银行业的连锁反应,笔者认为应该选取银行业中最为典型的投资银行进行分析可以更直接客观的揭露银行业连锁反应的优缺点,并最终选择了投行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投行来进行分析。
为了了解银行业的连锁反应现象,笔者主要以一下思路进行阐述:
(一)简单介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怎么赢利)。
(二)介绍银行的盈利模式的优缺点,并对银行盈利模式的缺点进行深一步的分析。
(三)对我国银行,证券业发展的启示作用。
一、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介绍
在此笔者在此将对银行业——以投资银行为例——的盈利模式进行简单阐述。并选取了美国投行进行分析。
(1) 业务收入来源多元化,虽然收入来源比重的分布不均衡,但各项业务收入大都在10%以上,且整体而言,低风险业务贡献高于高风险业务。
(2) 发挥业务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
以上两点是美国投行巨头的主要特点。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细化,国际上大型的投资银行在努力开拓多种业务的同时,也都在坚守各自的核心领域,不断强化自已的优势禀赋,力争在这一领域成为全球霸主,以此带动其他业务的拓展。例如,有些公司注重资产管理业务,围绕投资理财、投资咨询展开业务;有些公司注重股权投资业务,不断开拓与之相关的高收益的股权投资,如对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的投资等。
二、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优缺点及连锁反应
要想谈论投资银行业务的优点,首先得了解财务杠杆。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2)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那么企业负债经营有什么好处呢?笔者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企业如果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既能达到合理避税的作用,又能收到提高所有者投资收益率的效果,由此可见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投资银行的作用呢?众所周知,投资银行广泛活跃于各种金融行业,并伺机对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投资银行在此的作用就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财务需求,对企业形成债权,以实现财务杠杆的作用。由此可见银行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收益与风险并存。投资银行在进行着高收益投资的同时,必然经受着高风险。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的损失,在不同的类型的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如发行债券以转移债权,投资股市以分散债权,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给整个经济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风险。银行债权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交易,证券交易市场盈利(或者没有完全交易,亏损,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再经过股市,交易,供求关系的作用,债券价格上涨,债券可能到了风投手中,或者到了最终持有者手中,终于债权不再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活跃交易了,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而银行此时似乎也扮演着很好的角色。但是问题此时却出现了,当初贷款的企业经营不当,或者是市场销路不好了,东西卖不出去,而且还跌价不少,银行贷款还不上了,而此时银行发放的债券也到期了,银行还不上钱,破产了。此时银行好像是解脱了,似乎又跟银行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当时银行发放的债券还在,债券持有人开始催钱了,终于噩梦来了,接二连三的企业破产了,金融机构破产了,更多的人失业了,社会需求更少了,终于经济危机(或者次贷危机)产生了。
通过以上简短的论述,笔者只是简单的就银行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投资银行经营模式优缺点的对比论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银行业的连锁反应,现在在此再进行简单的论述:
假设在整个连锁反应链中一共只出现了四种角色:投资银行、企业、证券交易所、债券持有人(普通民众与风险投资家)。模型如下:
(图一)
如图一:
当企业需要自己投入时,可以采用向银行贷款或者增发股票两种方式来实现资金注入。但是如图所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最终银行都可能获得对企业的债权。银行为了转嫁风险,进而采用了发行债券,或者增发股票的形式来降低可能风险带来的损失,最终债券到达了持有者的手中,银行实现了企业负债与债券持有人之间连接的桥梁作用。
当企业盈利的时候,银行,证券交易所,债券持有人,必定有所收获,此时银行推动了整个金融证券行业的发展;但是企业不幸的出现危机了,到期债务还不上了,怎么办?这也带来了连锁反应:
(图二)
如图二所示简单的连锁反应。
而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参与连锁反应链的企业远不止四家,而且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作用远不止此,而且当银行面临危机时,由于连锁反应的作用,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也远不止这些。
三、国外投行盈利模式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最后谈一下国外投行盈利模式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1)适度放松证券业的经营领域,拓宽银行业的业务空间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奠定证券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3)建立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
(4)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竞争中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严格加强风险管理,走稳健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