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061388 发表于 2018-11-12 12:39 
没有看到你早就有这样的研究,支持你!
       我今天又发了一个帖子,我把这个分析称为劳动价值论 ...
1、凡长期发展较慢的商品(以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更新速度为依据),其价格不断上涨;凡长期发展较快(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更新速度高于群体平均水平)的商品其价格不断将低。比如农业、建筑业、印刷业、手工业等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手机、电脑、汽车、化纤布料的价格不断降低。
----------------------------------------------------------------------------------------------
长期中,技术的进步使得商品产出增加。随商品产出量的增加,ZF的货币发行量也会相应增加。
对于粮食等此类商品,其性质属于生活必须品(需求价格弹性<1),它的市场需求度基本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其价格上涨。
对于手机等此类商品,其更新换代程度非常快。当新款现时,旧款商品的需求度会逐步递减。所以,即便货币量增加,因为其需求逐步递减,所以价格不断降低。
所谓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的需求变化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度的大小;
其公式定义: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 价格量的变动百分比;
2、在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同样商品的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在落后国家和地区低。比如大米、火箭、手机的价格在美国高,在中国低。
----------------------------------------------------------------------------------------------
看了你前面回贴,你的《生产方式》指的是同类型的商品,例如美国本地手机和中国本地手机价格比,或是美国本地牛奶和中国本地牛奶的价格比。
如果是这样的,具体到各种类型的商品和服务,因为中美间的需求度各种的不同,总体的价格高低基本上无法做出比较的。
例如,换算成同种币种,美国理发,牙医费用要比中国贵;但美国牛肉,鸡肉等要比中国相对要便宜。
3、同样劳动支出所挣的工资,在发达地区和国家高,在落后地区和国家低。
---------------------------------------------------------------------------------------------
工资水平和人均GDP正相关。
同样劳动的付出,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要高于落后地区的,所以其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4、工资随群体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随群体经济的衰退不断降低。
--------------------------------------------------------------------------------
跟第3条回复类似,经济发展向上,人均GDP产出增加,所以人均工资上涨;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