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36 0
2010-01-04

气候变化
左右中国历史王朝命运

中央社北京
4 日电

2010.01.04 08:12 pm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5346141.shtml

「彼苍者天,何其有极」。对古代中国来说,气候温暖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对比,气候变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决定着中原王朝的兴替。


2010
1 月创刊的「文史参考」半月刊在「气候变化左右王朝命运」一文中举例,魏晋南北朝的气候正处于秦汉、隋唐两个温暖期中间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比汉、唐时期下降摄氏2度到3度。


如果以统一的农产值计算,秦汉时代的平均亩产量为
132 公斤,北朝为
128.8 公斤,但到了东晋南朝只有
125.4公斤,比前朝下降了2.84%



气候变化决定王朝兴衰的另一个例子是陕西关中地区。
西周末年,随着中国北方气候由暖转寒,关中地区旱灾频仍,诗经中就曾记载着「天降丧乱,饥馑荐臻」的文字,时隔
40 年,也就是周幽王二年,甚至出现了「三川竭,岐山崩」的奇特现象,这给靠天吃饭的旱物农业毁灭性的打击,间接促成了周王室的东迁。


由人民日报主办的「文史参考」还在文中引用兰州大学教授张中平所做的一项调查指出,研究人员从甘肃万象洞内的一枚石笋所含氧的同位素含量,绘出过去1810 年来中国的降雨量变化曲线,然后比较同时期朝代的兴衰更替,结果发现两条曲线高度吻合。


张中平说,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产,进而对中国古朝代的兴衰发挥关键的作用,气候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左右历史棋局。


胡适的同班同学、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
1972 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便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
5000 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
4 个温暖期和
4 个寒冷期。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对应的朝代,也正是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时期。例如,公元
1000 年到
1200年的南北宋,中国气温趋冷,苏轼诵杏花诗中的「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便可为证。

而宋之前的唐代,不仅都城长安冬天没冰没雪,唐开元
19 年,扬州甚至出现双季稻的记载,竺可桢据此推测,处于中国第
3 个温暖期的隋唐,当时的平均温度比魏晋南北朝高摄氏
3 度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