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007 6
2006-01-30

大家好本人只是一个私立大学国贸专业毕业的学生,对经济学是一知半解但是颇有兴趣..

想请教一个问题不要见笑啊:

消费品需求上涨从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引发需求扩张型通货膨胀,比如商家卖的东西变贵了,但我想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没有变的话即使东西想贵也贵不起来,因为人们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货币来购买,所以结论是 价格还是会自动地降下来.这么说国家似乎不用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也不会通货膨胀,请问我的想法是哪里有错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10 15:54:00

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刺激GDP增长

国家通过不对外公布的方式增加货币发行量,提高名义工资.由于此行为不对外公布.造成消费者错误的认为实际工资上涨.从而增加劳动供给.同时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上涨

公司方面清楚实际工资并没有上涨,因此愿意雇佣更大劳动力扩大生产.消费供给上涨.达到新平衡.

因此根据PILLIPS曲线的关系.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产生.

这只是短期的关系.长期来说..消费者理性预期.意识到实际工资没有变化.从来撤回劳动力.失业率重新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国家只是通过这中方式来刺激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0 15:56:00

你的错误在于...最开始消费需求上涨是什么引起的??

不可能没有原因.一般消费需求上涨的一个重要可能就是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的.

是国家不对外公布的增加货币导致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2 11:21:00

理论上来说,MV=PQ,当价格上涨时,如果货币供应量M不变,则货币流通速度V就会加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1 23:34:00

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胀的原因有两种,实际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的扩大,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两条途径分别通过改变IS与LM曲线的位置而最终使总需求曲线上移,引起价格的升高。

第二种情况本身就解释了你的问题,第一种情况则可以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来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12:03:00
以下是引用huanzhen0715在2006-1-30 16:12:00的发言:…但我想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没有变的话即使东西想贵也贵不起来…

这句话是关键之处。“通货”真地不变,就不可能“膨胀”了。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有区别的,顾名思义,强调的主体不同,背后的原因也可能不同。

本来,如果真地能观测到“通货”(流通中的货币——实际发挥货币职能的各种东西)究竟几何,判断“通货膨胀”就不需要用“物价上涨”作替代标准了,通货膨胀的本义就是通货(的供给相对于需求)在增加——通货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并保持相等,并不叫通货膨胀。但是,“通货”是极难观测的,无论是它的“需求”,还是它的“供给”。而价格相对于通货更易于观察(虽然其中也有不少问题,比如,究竟什么东西的价格上涨才有资格算“通胀”),人们一般就以价格上涨作替代指标。局部的、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并不能叫“通货膨胀”,只有全局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上涨才能叫“通货膨胀”(这时通货增加成了唯一的解释原因)。

不过,现实中也很难看到“所有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样的情况——除非政府大规模地、明显地搞通货膨胀政策。一般人们设计一个(包含许多商品种类的)“价格篮子”(综合物价指数),以其升降来标示“通货膨胀”。当然,这与本义上的通货膨胀还是有区别的,但人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标示通货膨胀。

如果综合物价指数上涨,一般情况下,“通货”都是在增加的(虽然无法观测到具体增加了多少,虽然我们的出发点可能并不是增加通货);等价地,如果“通货”真地(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增加,综合物价指数一般也不会变化太多。

通货的变化是很“诡异”而微妙的,仅仅“货币流通速度”就让政策制定者们摸不着头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