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维护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全世界的良好秩序和福祉呢?深圳鼎益丰集团马小秋有她自己的解。
马小秋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这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按照荀子的说法,人生来就好利,就有嫉妒心理等恶的本性,如果无条件、无限度、无节制地顺应这些本性,那整个社会就乱了。所以,任何社会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否则这个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
《礼记》说:“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就是这个意思。荀子又说:“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荀子?性恶》)就是说,古代圣王制定的法律、制度、礼仪等等,也有用来制约人的好利本性的一面。运用这些法律、制度、礼仪,有助于人的本性得以改变,社会得以治理。
深圳鼎益丰集团马小秋举例,按照孟子的说法,人性中天生就有几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成分。
《中庸》指出:“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生来虽然具备善端,但必须通过修身,遵守圣人制定出来的各种道德规范才能将其发挥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教化。《大学》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各种道德规范,这里所强调的是学习和显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