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883 0
2010-01-05
写在前面:其实很不想提及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因为怕触碰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创口,也怕触碰自己心底的薄弱处。但是我也是个大学生(目前大二),关于自己阶层的话题、问题,我不能忽视,因为问题的存在性并不会因为你的忽视而改变。存在即是合理,问题的存在就是要你去解决,就像幸福快乐的存在就是要你去享受,所以,我暂时以一种清醒的姿态去审视目前的大学生,所言之处如果有何不妥,还望大家体谅及批评指正。

       随着高校扩招的政策实行之后,高校的学生人数如中国楼市一样节节攀升,虽涨到令人,令社会忍受不了的地步,却依旧一涨再涨,毫无停歇的势头。以往大学生风光的社会地位不再,毕业包揽工作分配的承诺不再,毕业即白领金领的神话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招聘会的比肩接踵,是简历的海量投放,是企事业单位挑萝卜一样的选拔,是求职失败后蜗蹲厕所的无助的啜泣。
       人才市场的大学生,就如同菜市场的廉价白菜。不知道这句话,又会伤到多少大学生的心。我也是个大学生,我也被这句话伤到,但是伤痛之余,我想到的确是反省,反思目前大学生的廉价,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所致,还是大学生本身的因素所在?我想兼有之,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诚实的说句,大学生的泛滥一定程度上怪罪于高校的扩招。但是高校扩招这一政策本身并没有多大缺陷,因为要想中国崛起就必须提高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提高首先就必须着眼于青少年的素质培养,而提高青少年素质就必须让其接受高等教育,毕竟(在排除素质教育的方式与过程)受到的教育层次与素质培养是成正比例增长的。因此我觉得造成大学生廉价的原因在于高校扩招这一政策的错误实施方法而非政策本身欠妥,扩招政策的错误实施方法我不敢大谈(免得别人说我年少轻狂胡言乱语),我就暂且举两个例子来让大家评判下到底是不是实施方法错误。本人是08届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区域经济)专业,我所在系同届的还有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项目投资),看起来是一个系有三个专业,但是很多人就被这三个专业明晃晃的名字给欺骗了。我研究了下,区域经济、经济学、项目投资三个专业四年下来,所学的课程仅仅只有两门课程不一样!其余所有课程都是相同的!为避免别人说我乱侃,我把实际这两门不同的课程列出来,区域经济的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经济学的是“投资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项目投资的是“投资经济学”和“投资项目评价”,大家看到了没,所谓的三个不同专业,四年的课程却仅仅只有两门课不一样(而且项目投资和经济学仅仅只有一门课不同),你们觉得这样的分专业合理吗?可能你会说这仅仅是经济学专业的特例,那么下面我列出“市场营销”系不同专业四年下来的不同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的是“消费者行为学”和“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的是“连锁经营管理”和“采购管理”,市场营销(3+2)的是“营销策划”和“物流管理学”,大家看到没,三个专业又是仅仅只有两门课程不同(市场营销本科和3+2仅仅只有一门课不同)。大家想一想,两门不同的课程就能把专业区分开?不同专业的人学了两门不同的课程就能从事不同专业的事情?可能你会说不同专业的课程区分会在研究生进行,那么我请问每所大学的每个系里面又有多少人是考研的?有多少人是本科直接工作的?明显是后者远远多于前者,所以呢,一个系分三个专业,每个专业那么多学生,一毕业,这么多同系的人涌向同一个就业领域,大学生会不廉价嘛?德芙巧克力大批量生产还会从34元一盒降到10元一盒呢(把大学生比作巧克力,大家别见怪)。所以呢,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完全被各大高校成功的转变为圈钱的一种手段,不同的专业分类只是学校用来扩大招生的幌子,而我们大学生,都成为高校扩招错误实施方法的一代牺牲品,而且我们还乐此不疲的不断用我们父母的血汗钱去填补高校的各大建筑物,去满足高校领导坐办公室边喝咖啡边开电脑“偷菜”的享受,去放纵高校领导请各大知名教授知名专家开座谈会开研讨会结果开到娱乐场所的骄奢淫逸。我很想说,目前的大学生廉价现象只是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的短暂牺牲,毕竟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牺牲品基础之上,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有一批祭奠着。但是,目前高校扩招政策明显就走向了歪路,所以大学生廉价现象就不可能是为提高国民素质而诞生的短暂牺牲,而是高校扩招政策错误实施方法的长久牺牲品,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理解了这一现象,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对于大学生廉价的另一原因,我们却是可以改变的。
         大学生廉价的内因其实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及能力缺陷太多,你想一想,一个整天在大学埋头于课本学习,满脑子都是知识都是理论的学生,他能适应社会的工作吗?一个整天在大学玩电脑游戏、看电影、谈恋爱,满脑子是游戏中的刀光剑影、恋爱中的花前月下的学生,他能适应社会的工作吗?大学生,有多少执着于追求自己的个性以为个性飞扬就能展现自我风采,有多少眼高手低、盲目乐观,有多少做着脱离于社会实际的关于象牙塔的春秋大梦。憧憬着自己以后要从事怎样怎样的工作,怎么怎么赚钱,住怎样的房子开怎样的车,如何主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一点都不了解这个社会的残酷性和现实性。人们口口声声说着大学其实就是社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培养地,但是学生在大学里面究竟学到了什么呢?没有学到过硬的英语,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没有学到出众的各种能力,更多的是学到了虚荣,学到了攀比,学到了世俗,学到了奢侈,学到了堕落。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大学生,可是我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有。每天都看到太多光鲜的面孔在校园里穿行,游弋于教室酒吧,网吧,迪厅,他们夜夜笙歌,他们寻欢作乐,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青春扔在电脑游戏里,扔在迪厅酒吧里,我想请问下大家,这样的大学生,这样的素养,毕业能找到工作吗?我只能说,这样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找到工作是反常的,找到工作后又丢掉工作是公平的!这个社会,等我们长大了 ,已经不是你能怎么主宰自己了,是这个社会主宰你,你可能憧憬着以后做什么做什么,而现实很可能就是你毕业后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一旦我们毕业了,我们就要面临廉价的大学生这一事实,到时候,就不要抱怨工资与自己大学憧憬时相差太大,房子车子在四年前只在梦中出现,四年后依旧还是只会在梦中出现。你要知道,你只是个廉价的大学生而已,仅此而已,高工资,好房子,好车子比你还要贵重,你无福消受。现在的大学生,其实大部分都误解了大学的真实含义,他们都是坐待学校来培养他们。而真正的大学,是让学生自己培养自己的大学,真正的大学生,是自己学会培养自己的学生。你要是想依靠学校教会你的那一丁点课本知识行走于社会,你要是想凭借学生会,学生社团学到的那一丁点能力胜任社会上的工作,你不是脑残就是小儿麻痹了。社会上的工作会仅仅是让你去做几道微积分数学题吗?会让你用所学理论分析一道本专业的题目吗?课本知识是重要,但是绝不是最最重要,大学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是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上手能力。好了,一谈到这些能力,你们就要说你参加了学生会,参加了社团来锻炼这些能力,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在大学,如果你不想或者你没有把握成为最高领导者,就不要加入这些冠冕堂皇的组织,所有的社团和学生会到最后都沦为它的最高领导者或者第二高领导者加学分混名声的工具。你别指望你加入个文学社就能够一夜之间扬名各大报纸,也别指望加入个摄影协会就能够拍出美仑美幻的作品,更别指望你以后能当上学生会某某所谓的“部长高干”就能掌握混迹官场的能力。幻想,绝对的幻想!作为一个普通的社员、普通的成员你所需要干的就是开各种无聊会议和继续骗下一届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以此来表明这些最高领导者有所作为。因此,大学生的廉价,一方面原因在于自身的放纵和堕落,一方面就是不能找到正确培养自己的方法。而这两方面都是可以改变的,大学生的廉价现象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的。

   《
国富论》说,即使一枚钉子也包含技术含量,那么我们大学生呢,我们包含多少技术含量?我们包含的技术含量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吗?这个问题,留着后面来探讨,如果大家支持我,等哪天闲下来了我再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而不仅仅是依靠学校来培养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