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82 1
2018-11-21

第3分章 中国需要且有条件建设新体系

【82:4.12.3.3】

第3节 中国已具备建设新体系的条件

【82:4.12.3.3.3】

3.1 建立新体系的基本条件

3.1.1 足够大的规模

新体系的规模要足够大。

新体系内部的“市场”必须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所以,新体系内部“市场”要足够大。

新体系的初始规模需要多大?新体系的未来规模会有多大?新体系的规模最终将有多大?可参见本篇第4章第2分章第5节的初步说明。

新体系的性质和规模,客观要求初始建设新体系的国家必须是大国,而且需要有大量人口。

3.1.2 基本自给自足

新体系内部可基本自给自足,这是建设新体系的基本条件之一。

新体系内部要基本自给自足,也就是说,建设新体系的国家需要能做到基本自给自足。

具体地说,建设新体系的国家和未来的新体系内部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粮食)可基本自给自足;衣食住行是大众的最基本需求,住房、汽车等相关领域也应基本符合要求,有能力实现基本自己自足。

3.1.3 资源、能源、土地等自然条件

新体系未来需要保障人民,客观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支持。

新体系需要消耗资源、能源,新体系也需要使用并占有适量的、足够的土地。

资源、能源、土地、林地、草地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新体系发展的条件。

3.2 中国已经有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2.1 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昔日,中国曾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建国前三十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中国存在很多发展约束,所以中国经济很难真正发展起来,很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关于这一点,在本书第1部下卷第3篇第10章第3分章第3节(经济学第三原理)阐述经济开放、经济封闭、经济制裁、经济封锁的原理时有相关论述。

3.2.2 中国有能力确保新体系的建立

【1】今天,形势已经改变。中国有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已有能力为建立新体系提供保证。

与昔日相比,中国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军事实力已有本质不同。

即使(国外的)外部环境不理想,中国也有条件和能力,能够在国内为新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目前,中国的各种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中国已经能以中国的外在条件保证新体系的建立。

中国有能力以自身的物质、条件、环境,为建立新体系提供保证,为新体系提供全面的外部保障。

这样,有利于全民保障体系的顺利建成和发展,使新体系有了外部的制度保障和保证,给新体系破除了(中国过去发展遇到过的)外部条件约束。

3.3 中国具备建设新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3.3.1 中国有条件建设新体系

中国不仅有建设新体系的必要,而且中国已经具备建设新体系的条件。

中国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包括技术条件。

3.3.2 中国建设新体系的有利条件

    【1】中国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产业体系比较完整。中国生产各种基础产品,门类齐全,而且生产接近于全产业链。

只有一些比较高端的、关键的产品和技术,中国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现阶段还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

除此之外,人类需要的大多数产品在中国都能够生产。

【2】中国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

中国生产成本较低,劳动力充沛,内部市场广大。很多在发达国家因高成本而无法生产的产品、无法开工的企业、无法生存的产业,能够在中国生产、生存和发展。

3.3.3 中国建设新体系的基础

(2013.11.29)

【1】中国最近30多年的主要成就

中国最近30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过去30年的主要成就之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从产品短缺到产品过剩

产品短缺 ——>产品过剩

从产品短缺到产品过剩,是中国最近30年的主要成就之一。

生产过剩,在很多专家眼中,是不小的缺点。作者认为,过剩确实造成了很大浪费,但是从总体上和战略上看,这是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一个伟大的成就。目前的生产过剩和产品过剩总比过去的物质匮乏和产品紧缺要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过剩的产品,将是未来建设新体系、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原始物质基础,是未来之炊中的“米”。

今天,中国突破了过去的资源约束,走到产品过剩这一步。有了这样的基础条件,中国后面的发展道路将会更好走一些。会走得更容易。

【1.2】中国没有被瓦解

中国最近30年的另一个主要成就,就是没有被瓦解。中国保持了国家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1.3】中国保留了国有经济

中国最近30年的一个主要成就,是中国在内外压力和内外劝诱下,依然基本上保留了主要的国有经济部分。维持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中国建设新体系奠下了基础

中国已经具备建设新体系的基础。中国建国以来的成就为中国建设新体系奠下了基础。尤其是最近三十年取得的一些成就,包括前面说明的几个主要成就,为中国建设新体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中国建国以来取得的这些成就,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3.3.4 中国具有建设新体系的物质条件

(2012.12.28)

【1】一切财富都是人在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技术和应用知识创造的。(自然资源也应包括阳光、空间等。)

中国有能力提供建设新体系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自然资源。

有了这些最基本的条件,新体系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2】中国具有建设新体系的物质条件。

建设新体系,中国基本上具备全部物质条件。即使存在短缺,也会有替代品。

3.3.5 建设新体系的思想基础

建设新体系的原始思想基础很早就存在了。但是在早前,因为中国不具备某些条件,所以只能弃置一边。现在和以后,中国条件具备了。

中国过去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虽然曾经历了一些曲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依然在人民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是中国建设新体系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3.3.6 几代中国人付出艰苦努力创造出条件

【1】中国现在具备了建设新体系的条件。需要看到,中国建设新体系的条件是几代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才取得的,是几代中国人付出艰苦努力创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有意义。

【2】中国几十年的实践,中国不断的探索,才使中国人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使中国走上正确的道路。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国人才能从前人的正确和错误中得出经验与教训,才能从中发现可借鉴的东西。这些认识和发现对中国非常重要。

【3】建立新体系的基础,是在过去100年间,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六十年间打下的。没有这些基础,就没有条件在中国建设新体系。过去六十年间,中国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不断探索,反复尝试,但是也为今天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几代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持续努力,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所以,中国人不能今天明白了,今天走对了,就抹掉过去的一切。

3.3.7 中国正适于建设新体系

(2014.1.2记录)

中国目前的状态最适合建设新体系。中国的人均GDP处于6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不高也不低,应属于恰好有利于建设新体系的阶段。

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社会分配结构已经定型。建设新体系可能会对部分人影响较大,会有反对声音。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很多方面的企业还不够成熟,一些领域还未发展起来,基础还不扎实。

一国经济处于人均GDP6000到8000美元的阶段,基本上人人向上都有一定空间,有的多些,有的少些,这有利于形成社会共识,有利于按帕累托改进原则进行发展和分配。而且在这个阶段,矛盾突出,问题重重,迫切需要改变和改善。

从这些角度考虑,中国建设新体系恰逢其时。而新体系也正是为中国量身打造。

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中国建设新体系水到渠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2-4 13:37:46
认真拜读,持续收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