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书中最出色,而且流传最广者,莫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这两本书各有侧重,《孙子兵法》为战略层,思考整体布局。而《三十六计》为战术层,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广泛用于商战,要想发挥先贤智慧,前提是正确解读。随着年代久远,很多人看《三十六计》产生了很多误读。比如把三十六计拆开看,把每一计都当成独立个体,这样解读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三十六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更有人过度归纳,认为《三十六计》就是第一计的“瞒”。这样说也是明显跑偏了,“兵者,诡道也”,讲究的就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瞒天过海”只是胜战计,用于己方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使用。
《三十六计》是将敌我双方的综合情况,归纳总结为六种最基本态势。然后又用六种态势演化出无数种解决方案。这也吻合古代术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基本法则。
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的实现方法核心是“归纳法”,不管事物有多么错综复杂,总会有一些共性,而这些共同的特性,归纳总结到一定程度。就不可以再往下分析了,处于“原子化”状态,即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八卦是将万事万物,按特征总结为八种最基本元素,分别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代表着天、地、水、火、雷、风、泽、山。对于卦而言,这就是最基本元素。所有的后续推演是从八卦开始的。
(八卦)
这个不可再分,是指基本特征的不可再分,而不是结构不可再分。八卦结构可以再分解为横线代表的阳爻,和断线代表的阴爻,分解后叫爻而不叫卦了。我们再举个例子,全世界人很多,可以按外貌肤色等特征归纳为各大洲的人,再归纳发现同一国家,各地区的人面部也各有特点,但都能称为人。最后归纳为男女,到了这一步,人的概念就结束了。再小叫器官组织,而不能称其为“人”。人的特征识别,到男女为止。我们为什么要拿八卦举例呢?因为三十六计要反复用到。
同样的,三十六计将双方态势归纳为六种最基本情况,分别类比于《周易·乾》的六爻:
1、胜战计:己方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对应九六爻“亢龙有悔”。
2、敌战计: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对应九四爻“或跃于渊”。
3、攻战计:己方处于进攻态势。对应九五爻“飞龙在天”。
4、混战计:处于不分敌友混战态势。对应九二爻“见龙在野”。
5、并战计:对付友军反为敌的态势。对应九三爻“终日乾乾。
6、败战计:处于败军态势。对应初九爻“潜龙勿用”。
经过归纳后,应对策略就变得清晰了。可是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如何用最简单的基本态势,来对应变化万千的战场状况呢?古人使用基本元素重叠来得到和掌握更为复杂的结构,即“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的实现方法是使用“组合法”。就象人有男女,代表着最基础的阴和阳,男女成婚,就会生化无穷。易经最基本的八卦,将两卦上下重叠,就形成六十四种可能性,即六十四卦,参见下图。
(六十四卦)
《三十六计》也是同样的架构原理。每套计策细分为六计,6x6=36计。其术数原理,原典描述如下: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战场彼此的力量,始终处于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之中。就象阴阳的交互变化,其中会自然演生出战机。这种变化,一如六十四卦,本身是静态的。但随着动爻引发的变化,衍生出本卦代表初始、互卦代表中间、变卦代表结束。按这样的原理推论下去,就会发现。三十六计也是一样的,随着双方态势的变迁,使用不同的计策组合,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变化万千。我们看三十六计中,大量的出现六十四卦的名字就好理解了。这才是三十六计的正确解读和精髓所在。
《三十六计》正文的诠释,会更精彩,我会在简牍app上第一时间更新,敬请关注。绝对原创,所以转发必须标明出处,标明出处,标明!重要的事说三遍!!!
方了方便记忆,我编了打油诗如下:
天就人意趁东方,
无渡暗藏李桃羊。
釜水金关谋远道,
蛇环虎纵专擒王。
偷粮马颠上树客,
每城艰苦连走墙。
释意:
自己绝对优势时,也不要懈怠,每天趁东方既白早起,才能天遂人意,。
双方势均力敌时。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比如无船可渡的河,李花、桃花林中藏着吃草的羊。
敌友不分时,对方固若金汤,就撤火、绕路。
进攻时,蛇蟠环引头打七寸,猛虎纵跃引它远离山。
友军反目时,就吃他粮,扶上劣马颠簸他,把他哄到树上下不来。
当处于劣势时,就要做好损失的心理准备,每个困难如座城墙都要翻过去。
对应着:
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