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859 0
2015-09-23

三十六计之商业运用(一)


三十六计本来是我国古代专讲军事谋略的一本兵书,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很多计策可以运用到商业活动中去,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利用常人熟视无睹,常见不疑的错觉,掩盖自己的商业竞争行为,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商业产品,占领市场。当年胡雪岩就曾经深谙此道,为自己创造了大量商机。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如果对方力量强大,正面交锋势必失败或者两败俱伤。这时候可以避其锋芒,攻其必救,分导引流,各个击破。商业的各方关注点就是自己经济利益的得失。只有抓住对方利益所在,使其看到有遭受损失的可能,对方才会改变主张,做出有利于我方的选择或让步,使我方达到目的。 

第三计  借刀杀人

也就是说要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制造和利用对方的矛盾,让对方内讧,己方顺便取势。

这一计用在商业上同样有效。“WN”是湖北省某市日化总厂1983年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新式洗衣粉。该产品在香港市场一炮打响后,迟迟打不开内地市场,就连当地人也不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个轰动香港的洗衣粉品牌。为了迅速开辟内地市场,WN”在促销上实施了借刀杀人之计。第一步,出资在某市体育场举办“第一届‘WN’足球赛”。第二步,为了继续扩大该日化总厂的影响,每年出资7万元承包了湖北省足球队,队员的待遇完全跟厂内职工一样,红包、奖金一分不少。第三步,让湖北省足球队杀回省城武汉,迎战荷兰国家足球队。某市日化总厂的名字第一次走向世界。为了扩大影响,凡是观看这场比赛者,见票每人免费赠一包“WN”超浓缩无泡洗衣粉。整个武汉三镇沸腾了,WN”成了新闻热点。与足球捆绑以后,“WN”名声大振,一个星期内就在武汉销出60吨,一个月内销出300吨。后来从武汉带向全国。1986年销量占了全国同类产品总销量的2/3以上,企业创利750万元(参见全刊杂志赏析网)。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以少数人诱惑对方,让对方劳师,引诱其疲于奔命,己方掌握主动权,待对方锐气削减,再在合适的时机出击,消灭之。在商业经销中,最大的“地利”莫过于使自己能够以逸待劳,从容地应付远道而来的生意对手。运用以逸待劳之计,不在自己的地盘里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只需设法使对方感受到犹如远道跋涉般的疲惫就行了。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就是说要趁对方昏乱的机会,捞上一把。2010年,丰田汽车的品质口碑深受召回影响,一汽大众小众化车型GTI在广州的上市,就采取了趁火打劫的计策。

第六计  声东击西

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伪装进攻放心。欲攻之而示之以不攻,不攻而示之以攻,对方顺情推理,我方因势而用计,达到出其不意的成果。互联网时代有些成功的企业,为消费者免费提供某些产品或服务,收入却能迅速上涨。就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免费产品或服务为其副业或者跨行业经营,通过免费聚集人流;高价值产品为其主营产品,是真正的利润点。免费带来客流量,把高附加值卖给消费者,收入可以迅速攀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