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书生 发表于 2010-1-8 16:49 
hester77 发表于 2010-1-8 06:55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生活和睦平淡人生不是中国人不追求,正好相反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而且可以是牺牲自己的跨代追求.
就第一个故事来看,在一个相对有比较高保障的国家,个人可以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选择你喜欢的生活,但是这个梦想在一个缺乏保障制度不尽健全的国家就是十分危险的,不能未雨绸缪那么稍遇风吹草动那一时一刻的和睦平淡就会立刻被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懂得生活里太多的变数,希望给这种终极目标多一点保障.
从第二个故事来看,看似渔夫奋斗以后的生活和今天一样,但是想想他10-15年的积累,他随时选择时期,地点实现这样的生活,可是今天的渔夫呢,明天如果没有捕到鱼他吃什么,如果有自然灾害或者海水污染从此不能捕鱼,再要不然有个资本家买下了小岛垄断渔业加工生产他要怎么维持吃着鱼睡午觉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说到底是个心理安全程度的区别问题,有人今天有饭吃就OK, 中国人只有今天有饭吃还不行,还要担心明天,还要担心父母妻儿.更何况还有制度的问题,你不觉得那对夫妻也正是因为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仍然不能在一起而在心理上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吗?
想来那渔夫将所有的远虑都交给了上帝。
Can all your worries add a single moment to your life? And why worry about your clothing? Look at the lilies of the field and how they grow. They don't work or make their clothing, yet Solomon in all his glory was not dressed as beautifully as they are. --Matthew 6: 27-29.
谢谢非主流书生引用圣经回复,我觉得这正好可以论证我的关于心理安全程度的结论.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力量强大,人民可以自由批评政府但是很少怀疑上帝,而这位上帝也正是以天父的角色出现的;这和中国人内在的家庭观念不谋而合: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信仰父辈,他们可以给我们遮风避雨;等我们成为了父辈,我们也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依托. 只能说中国人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战乱,革命,运动后,真正相信了"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我们获得的大部分安全感来源于家庭,我们创造的安全感也主要提供给家庭成员(通过正外部效应也提供给社会其他成员). 因此对于不信仰上帝的中国人来说,家庭才变的尤为重要,维系家庭所做的任何努力任何牺牲都更有价值. 正是这种近似信仰的力量,使得中国人的行为看起来否认了眼前的和睦( 比如飘扬过海家人分离), 放弃了人生的平淡. 终究还是将"家"看的太重才这么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放弃任何一丝增加物质保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