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个朋友,平日里见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
仔细一问,才知道她常常不是忘记带家门钥匙和手机,就是不小心弄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每天都过得兵荒马乱的。
“我怎么这么倒霉呢?”她叹着气说道。
我说:“你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果整理一下房间,把钥匙挂在固定的位置,重要物品整理起来放进一个抽屉里,找起来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那样既节约了时间,你自己看着也舒服。”
她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就算打扫了,没两天也是会弄乱的,我懒得折腾。”
就这样,她还是每天继续“倒霉”着。
后来没多久,这位朋友丢了工作,一问原因,才知道她把整理好的重要文件当做垃圾删除了,重新做又来不及,上司把她臭骂一顿,她第二天就递交了辞呈。
她没好气地嘟囔着:“桌面上那么多文件,我就是没看清楚……”
一看她的电脑,果然屏幕上密密麻麻地堆满了文件,一眼看过去,连个浏览器的图标都找不到在哪。
问她怎么不清理,还是那句答复,清理了总会乱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整理了也会乱,不如不整理”式的不拘小节,似乎成为了年轻人们共同的默契。
如果一个人的房间非常整洁,反而会被大家当成“怪人”。
但——主流的不代表是正确的。
生活需要整理,不管是房间还是工作,一个井井有条的人总能比一个杂乱无章的人省下更多的时间,收获更高的效率和更愉快的心情。
清代学者刘蓉就在《习惯说》中写到过:“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如果连一间屋子都整理不好,那还谈什么治理国家的远大志向呢?
所以不管他人如何,我们都应当严于律己,养成一个经常整理的好习惯。
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担当得起大事。
02
再来说说拖延症,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扰。
明明该做的事情堆积得越来越多,却完全不想动,只想躺着玩手机、看电视、睡觉,就是不愿意去干正事。
后果往往就是把事情给耽误了,只能一边补救一边陷入自责的境地,然而下一次,还是会忍不住拖延到最后一刻,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已经证明:喜欢拖延的人比不拖延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因为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有哪些事情没做好,即使不做事去玩了,心里也像有块石头没放下似的。
但如果事情放到他们面前,他们又肯定是不会去做的,一定要拖到不能再拖。
毫无疑问,这是个坏习惯,不仅拉低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还会让人产生负罪感,从而否定自己。
而想要与拖延症对抗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我们的自制力。
大家可以试试在做一件事之前,把手机调至静音,拿到离自己比较远的地方,电视机关掉或者声音调小,远离那些干扰因素,保证自己在一个比较舒服而且安静的环境里,然后开始认真做事。
或是将事情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好,一件一件地去做,不要堆在一起,事情太多会让人产生焦虑的情绪。
无论如何,改掉拖延症都是放大格局不可忽略的关键一步,只有结束拖延,把人生的掌控权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03
最后压轴的,自然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习惯了。
那就是——保持身体的健康。
智能机的诞生缩短了人们的睡眠时间,熬夜玩手机玩到凌晨已经逐渐成为了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常态。
许多年轻人一边泡着枸杞,对养生知识了解得头头是道,一边又疯狂吃垃圾食品,刷手机刷到凌晨,第二天则顶着黑眼圈,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上课。
我们都知道,如果长期熬夜,又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的话,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比如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变差、注意无法集中,甚至身体抵抗力一并下降等等。
更不要说现在流行的高糖高油的网红食品,偶尔吃一次还好,如果天天去网红店打卡,把奶茶当水喝,肯定是会加重身体的负担的。
保重身体是每个人的责任,健康的生活习惯更是我们所有习惯中最应该重视的一点。
试问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状态,他又怎么去建设自己的事业,完成自己的梦想?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有人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一个人的习惯是好是坏,体现了他的人生格局。我们应当纠正那些坏习惯,坚持好习惯,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好,才能活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