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zyz 发表于 2018-12-4 10:40 
人会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些高官待遇够好的了,结果还是贪得无厌。
这就看一家企业是正气占主导地位,还是歪风邪气抬头。
在那个企业由工人当家作主的年代,我就见过不少这样的老工人:当时工人们都住的离工厂不远的工人新村里,一些老工人每天晚上都要听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才能安然入睡,哪天晚上工厂的机器声突然不响了,或者响声发生异常,这些老工人会从睡梦中惊醒,披上衣服就拼命往厂区跑。
那时候,我父亲和几个叔叔伯伯都是上海的工厂里的老工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带徒弟,徒弟满师后又带徒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这几个老工人一个个徒子徒孙满厂区,其中好不少徒弟徒孙都当了副厂级领导,或生产科长,或车间主任等。这些老工人分布在工厂的各个工种,车工、钳工、铣工、镗工、冲压工、翻砂工等都有,每人手里都有几样绝活,是各个工种的技术大拿,加以德高望重,厂领导见了这些老工人都得客客气气。这些老工人就是工厂的灵魂。这些老工人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个锣丝帽,都会捡起来,擦干净,归置到零件堆里。看到哪个徒子徒孙干活不踏实,或哪个女工干活时没戴好帽子,辫子掉了出来,上去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训,被训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那时候,如果你要到工厂去的话,如果敢对这样的老工人不敬,旁边说不定就会有人上来给你一个大嘴巴子,因为,旁边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位老工人的徒弟或徒孙。这些老工人在工厂里说话,比厂领导还管用。那时候,厂里每次遇到福利分房这类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得请这些老工人监督、坐镇。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企业开始搞改革,搞工厂承包,搞工人下岗,工厂当权的换了一帮非工人出身的人,一个个靠出卖工厂的利益换取个人私利,工人人人自危,有本事的都跳了槽,没本事的被下了岗,接着是九十年代大量农民工被招进厂。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工人也都到了退休年龄,被客客气气地欢送“光荣退休”,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自己干了几乎一辈子的工厂被折腾得面目全非,天天在家叹气骂娘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