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服装规范,是自2012年8月开始强制执行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根据安全技术类别,服装被分为A、B、C三类,
A类要求最高,可供婴幼儿穿着;
B类属于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
C类则属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
A、B、C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A、B、C类的服装,触感和肉眼都是几乎分辨不出来的”,分类的标准主要是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等方面,其中差别最大的是甲醛标准。
简单来说,A类技术指标要求最严格,服装更安全、对皮肤的刺激性更小,《规范》中强制要求,3岁以内(或100cm以下)儿童的服装,必须满足最高安全技术类别A类,对不符合新标准的纺织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我们买衣服都有吊牌,童装也不例外,除了价格,家长们要留心3个标识:
有无标注“A类”?
有无标注“GB31701-2015”?
有无标注“婴幼儿用品”?
下面我再举一个不合格的例子:没有上述标识的吊牌
给孩子买回的衣服如果标签上是这样,只有寥寥几笔介绍的,请一定不要给孩子穿。
年幼的婴儿,喜欢吃手、咬衣服,如果宝宝的服装含有大量甲醛,不仅能通过皮肤伤害孩子,更容易通过唾液进入胃肠道,引发各种疾病。
刚装修的新房,新买的儿童家具,新买的童装,处理不当的蔬菜和食物……
这些甲醛含量极易超标的物品,最容易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孕妇长期吸入甲醛,可致胎儿畸形,婴幼儿长期吸入甲醛,可引起皮肤瘙痒、咳嗽、哮喘,甚至白血病等疾病。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希望每一对父母,都能有一份细心谨慎的态度,给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