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17 13:20:41
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0-1-17 13:15
“像山西的煤奴,这就不是剩余劳动了,而几乎是所有的劳动成果都被拿走了”

给大伙一个标准:拿走多少是奴隶,拿走多少是雇佣工人
当“工人”变成“奴隶”的时候,价值是怎么突然消失的?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某种流通起来的劳动(行为),价值不是计量劳动创造出来的物的

世界上的物是守衡的,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但劳动(行为)改变了物的存在形式

资本家剥削工人,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在劳动者的劳动力与劳动者的劳动力交换过程中,抽取了可供支配的多余劳动力。


消费,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与劳动力交换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断强调,消费者必须是商品货币化劳动力的控制者,而效用论者确否定这一点,

他们认为什么,一拍脑袋,只要人需求,就会出来,不但把人视做奴隶、机器一样的死物,无视人的自由,而且还蔑视能量守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3:24:15
价值不是劳动生产出的物,而是在社会范围内流通起来的劳动力。

效用价值论,认为一拍脑袋,由于需要偏好,什么都有,无视能量守衡,无视消费者必须要有可供转移的价值量。

正如自给自足的社会,个人的满足,取决于个人的劳动技能和可承受的劳动强度和时间

奴隶社会,奴隶主的满足,只能在奴隶主控制的奴隶劳动力的数量,和奴隶的劳动力具有的创造力范围之内。


同样,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的满足,只能取决于他控制的商品货币化劳动力(钱),劳动价值论正好是货币理论的基础,钱只有与劳动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3:32:36
正如:虽然因为下雨,某个人由于有这种需要,去买了雨伞。但相应的他就必须减少某方面的开支,因为他挣工资,有一个可承受的强度和时间限度。

而效用论者无视这一点,而且效用论者,他们把自己放在了全能全知,能预知未来的逻辑上。

认为只有对某种物需求,这种物才会出现。那么以古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今天会有电视、电脑、汽车、互联网等。

效用论者显然把自己放在了预知未来的角度上。



对于的物(实物或者虚拟物)需求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对劳动力的控制才是人的第一需求,正如资本主义的第一需求,不是什么对物需求,而是找钱,找钱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一需求,钱就是控制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的,只有活劳动力,才具有创造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3:34:41
劳动价值论,正是货币理论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3:37:27
这个也是为什么马克思要说计划经济,就是有计划有比例的分配劳动力进行相互交换和协作。

而不是像现在的这些受流行经济学影响的伪左派们声称的,计划经济是要有计划有比例的去满足社会需求。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意义上的社会需求,就是一个狗屁不通的伪概念。

效用决定的只能是生产组合和价值转移,但必须有可供转移的某种“量”,才能转移。人承受的强度和时间是有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6:06:14
精忠岳飞经济学,就是精忠岳飞劳动价值乱论+精忠岳飞效用乱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6:23:22
第一本书是《经济学原理》中文版。上下两册。黑白。北京大学出版社。(原来为PDG格式,我转成了PDF格式。)以下是该书简介:这本《经济学原理》于1998年由美国德赖登(Dryden)出版社初版,作者是哈佛大学的一位青年经济学教授格列高里·曼昆(N. Gregory Mankiw)。这本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这本书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二是这本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早在1998年4月6日就报道说,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已经被美国大约350所大学用作经济学教科书。这时这本书问世还不到3个月。这本书之所以迅速火暴,其主要原因是这本书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作者说,他在写这本书时,极力把自己放在一个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他强调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经济学时感兴趣的那些材料。他认为,职业经济学家写教科书时,往往有一种接受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并强调那些使他和其他经济学家着迷的论题的诱惑,而他在本书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诱惑。曼昆的这本书确实实现了这种定位。首先,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格列高里·曼昆虽然年轻,但在经济学界早已著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他的论文和著作的一贯风格和特色。他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更是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色。这本书既没有学究式的概念定义,也没有烦琐的论证。其次,这本书的内容简明扼要。这本书英文版的正文只有775页,与同类教科书相比,它的篇幅要少好几百页。作者说,他是从一个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教科书的角度来写这本书的,所以他的第一位和首要的目标是要把这本书写得简明扼要,用尽可能少的词句来表述经济学原理。作者在他的《经济学原理》前言中不无调侃地说:“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说资源是稀缺的,但是在这些教科书的作者中很少有人记得学生的时间是这些稀缺的资源之一”。再次,这本书的内容侧重于应用和政策,而不是象同类教科书那样侧重于正式的经济理论。作者试图使读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在将来读书看报、经商或从政时都能够应用经济学知识。但是这不意味着这本书没有提供系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事实上这本书包含了经济学初级教程所有的中心论题和基本原理。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在每阐述一个经济学原理以后就尽可能地回到与这种原理有关的应用和政策上来。例如,这本书在第4章到第6章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后,紧接着在第7章至第9章把这些原理应用于市场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自由市场制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的途径?税收是如何妨碍市场机制运行的?谁是国际贸易的赢家和输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在曼昆把它运用于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来说明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有相关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大多数章节还设有“新闻信箱”,引用报纸上的新闻来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思想来阐述当前的社会问题。最后,这本书的体系结构也不同于流行的经济学初级教程。它不是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经济学研究什么”开始,而是在开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这使初学者一开始就能抓住经济学的精髓。这本书也没有严格遵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传统二分法,而是尽量模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第一章的“经济学的十个原理”既有微观经济学原理,也有宏观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这个宏观经济学内容现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给和需求”篇目下。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是一本入门的经济学教科书,但是这本书也包含了一些经济学中级教程的内容和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新观点。作者在结束微观经济学的初级教程的内容之后,又在第7篇“高级论题”篇目下增设第21章,专门讨论消费者选择理论。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多半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这本书的最后一章(第34章)则在“宏观经济学的五个争论”题目下综述了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和新动态。这五个争论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两大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近几年来论战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曼昆在他的这本书中对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给出了与其他流行的经济学初级教程不同的界定。他在这本书的“致教师的前言”中写道:“经济学综合了政治学和科学的优点。它实际上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论题是社会,即人们如何选择生活,他们如何相互交往。……通过把科学方法运用于政治问题,经济学试图在一切社会所面临的根本挑战方面取得发展”。 曼昆的这个说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新动态的反映。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由于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和政治越来越相互影响、相互依从,不研究制度和历史、单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经济学应当让位于政治经济学。 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迅速流行至少向我们提示了两个信息:其一,流行了半个世纪的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将被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取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每隔3~5年就根据西方乃至全世界经济形势和经济学的发展变化加以修订和增删,由于它贴近经济形势和经济学的发展,所以一直畅销不衰。也是在1998年,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与威廉·诺德豪斯合著)又新出了第16版。但是由于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加适合学生的口味,更加注重应用,所以它一出版就广受欢迎。随着格列高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流行,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将风光不再。其二,新凯恩斯主义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渐占上风。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由于其逻辑较为一贯和范式较为优美而受学者们尤其是青年学者们垂青。甚至有些西方学术期刊要求作者提交的论文必须符合新古典范式,否则不予发表。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由于现实感较强、且符合政府的口味而受政府决策部门重视。格列高里·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学原理》占领了大学讲台,说明新凯恩斯主义现在不但在政府政策领域占了上风,而且开始在大学和学术界受到青睐。本书是美国德赖登出版社以140万美元征求经济学教科书的中标作品,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令人期盼的经济学教科书”。英国《经济学人》也撰文认为该书将取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天下第一。该书出版仅三个月就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


5

回答者: J0SUM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7 19:57:51
你打我的时候把手摔伤了,这是我打你伤了的你的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01:19:25
看了大家的讨论,发现大家其实误解很多。
关于财富和价值之间的辨析,见我的读书笔记:
震惊马克思的 《资本论》 课堂笔记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6784&page=1&from^^uid=12573

商品是否有价值,马克思说要等交换后才能决定。所以奴隶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只能算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09:05:10
zerana 发表于 2010-1-18 01:19
看了大家的讨论,发现大家其实误解很多。
关于财富和价值之间的辨析,见我的读书笔记:
震惊马克思的 《资本论》 课堂笔记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6784&page=1&from^^uid=12573

商品是否有价值,马克思说要等交换后才能决定。所以奴隶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只能算财富。
问题就在于,奴隶主之间也会用奴隶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如同资本家之间要用工人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还有可能存在奴隶主和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的现象
奇怪的是同样是劳动产品交换,奴隶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工人的劳动产品有价值

若要说奴隶主没有给奴隶支付劳动力工资,其实奴隶也要吃糠喝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09:07:12
奴隶主之间交换奴隶的劳动产品,不知交换比例是依什么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09:41:54
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0-1-18 09:07
奴隶主之间交换奴隶的劳动产品,不知交换比例是依什么而定
不要说奴隶社会,即便是封社会都是自给自足哦!如封建社会只要只征赋(实物税)不收税,农民(封建主)是不愿意把农产品拿出来交换的。

奴隶社会即便有很少的交换,那么交换的比例只取决于奴隶主和自由民的劳动(与奴隶的劳动)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4:12:32
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0-1-18 09:05
zerana 发表于 2010-1-18 01:19
看了大家的讨论,发现大家其实误解很多。
关于财富和价值之间的辨析,见我的读书笔记:
震惊马克思的 《资本论》 课堂笔记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6784&page=1&from^^uid=12573

商品是否有价值,马克思说要等交换后才能决定。所以奴隶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只能算财富。
问题就在于,奴隶主之间也会用奴隶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如同资本家之间要用工人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还有可能存在奴隶主和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的现象
奇怪的是同样是劳动产品交换,奴隶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工人的劳动产品有价值

若要说奴隶主没有给奴隶支付劳动力工资,其实奴隶也要吃糠喝粥的
所以马克思定义的价值概念是很狭窄的。不但要有劳动凝结,还要有交换。马克思主义的很多逻辑问题就出在这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4:15:35
本版另一个网友提到的一个问题:妻子的家务劳动是不是有价值?其实性质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存在交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1257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18:09
48# zerana

自己弄不明白就不要赖马克思头上去,马克思的观点很明确,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那奴隶的劳动对应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妻子的劳动对应的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你把奴隶的产品和妻子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难道卖不到钱么?交换只是体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你们所谓价值马克思那里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体现。

跟你说这么多估计也白费,对一个从骨子里就反马的人,怎么可能去认真仔细的读马的书呢?大多读了半懂不懂的出来忽悠,但是学了不好就算了,出来害人就不成,错了我还要指出来,以免有的人跟着错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21:22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8 15:18
48# zerana

自己弄不明白就不要赖马克思头上去,马克思的观点很明确,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那奴隶的劳动对应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妻子的劳动对应的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你把奴隶的产品和妻子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难道卖不到钱么?交换只是体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你们所谓价值马克思那里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体现。

跟你说这么多估计也白费,对一个从骨子里就反马的人,怎么可能去认真仔细的读马的书呢?大多读了半懂不懂的出来忽悠,但是学了不好就算了,出来害人就不成,错了我还要指出来,以免有的人跟着错下去。
佣人的劳动就有使用价值,面《资本论》中就提到,佣人的劳动不创造价值(不信,本人虽不像一些书本的蛀虫能背书,但确能在里边找出原文),资本论中提到具有使用价值的就是财富,但财富确不一定具有价值。还必须有两个必要条件:1存在劳动,2劳动力要用于交换被商品货币化。

具有使用价值的是财富,还有使用价值,有一个“相对针对对像”,就算我让你跑到电梯里去拉屎,你的行为也具有使用价值,不为别的,因为我使用了你的行为(劳动)。
但你在电梯里拉的屎的抽像行为(劳动)能够流通到社会上去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43:48
hohai_abc
精忠岳飞

你们两个马粉先统一意见,统一后再告诉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1:30:42
从现代资本(生产资料)中所蕴涵积累的巨大社会属性价值构成来看,劳动权从根本上讲就是劳动者以人的主体地位与生产资料中社会发展成果有效结合的权力,这是劳动者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根系和土壤。如果把劳动者置于被使用的工具地位,就是百分之百的就业那也是与劳动权无缘的望梅之谈。

保障劳动权就是保障现代人权的本根和基础,劳动权之所以成为一种人生权利,就是在于有与生产资料和社会发展成果有效结合的话语权、管理权、保护权和剩余分配的主体发展权力。这权力的根本和基础就来源于资本━━━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价值构成(公有构成),这是客观规律之因结出的现实社会之果,爱果者兴!毁果者亡!

列宁同志就曾经指出过:“一定要记住:如果你们在自己的工厂委员会里只注意技术性的,或纯经济性的工人利益,那么,革命就保持不住任何一点成就 ”。

我们的社会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改革创新解决劳动权利贫困的问题,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和谐稳定的问题。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民族除了物质文明外,同时需要有坚实先进的理论思想。要支撑起一个公正合理的健康社会,则更需要有能够为人类提供普遍原则的客观理论思想。否则,就不可能在公民的精神世界里确立起普遍的公正原则和道义原则。一个民族只有真正的解放理论思想,真正自觉的、理性的意识到每个个体生命的尊严与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基本职责和权利,这个民族及每个个体才能真正获得充分的自信与发展的力量。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理论,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0:23:36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8 15:18
48# zerana

自己弄不明白就不要赖马克思头上去,马克思的观点很明确,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那奴隶的劳动对应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妻子的劳动对应的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你把奴隶的产品和妻子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难道卖不到钱么?交换只是体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你们所谓价值马克思那里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体现。

跟你说这么多估计也白费,对一个从骨子里就反马的人,怎么可能去认真仔细的读马的书呢?大多读了半懂不懂的出来忽悠,但是学了不好就算了,出来害人就不成,错了我还要指出来,以免有的人跟着错下去。
hohai_abc,你实在是太可悲了,支持马克思主义至少你也得看看《资本论》。看懂了再说不迟。一个认真学过资本论的人,怎么会认为“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呢?你知不知道,你的很多看法真的像没看过资本论一样啊。

下面我不说我的观点,就说说马克思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命题1、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定义在商品基础上的,是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引文1)。

命题2、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商品必须经过交换,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引文2)

命题3、需要区分财富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但从来没说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相反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来源很多。(引文3)。

命题1+2+3 ==> 结论:奴隶社会的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经过交换,就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只是财富而已。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引文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
引文2:《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4页

____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
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
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
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
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
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
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
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
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
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1a)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
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成价值。


+++++++++++++++++++++++++++++++++++++++++++++++++++
引文3:《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8:11:27
zerana 发表于 2010-1-19 00:23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8 15:18
48# zerana

自己弄不明白就不要赖马克思头上去,马克思的观点很明确,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那奴隶的劳动对应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妻子的劳动对应的产品当然也有价值了,你把奴隶的产品和妻子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难道卖不到钱么?交换只是体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你们所谓价值马克思那里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体现。

跟你说这么多估计也白费,对一个从骨子里就反马的人,怎么可能去认真仔细的读马的书呢?大多读了半懂不懂的出来忽悠,但是学了不好就算了,出来害人就不成,错了我还要指出来,以免有的人跟着错下去。
hohai_abc,你实在是太可悲了,支持马克思主义至少你也得看看《资本论》。看懂了再说不迟。一个认真学过资本论的人,怎么会认为“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呢?你知不知道,你的很多看法真的像没看过资本论一样啊。

下面我不说我的观点,就说说马克思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命题1、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定义在商品基础上的,是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引文1)。

命题2、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商品必须经过交换,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引文2)

命题3、需要区分财富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但从来没说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相反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来源很多。(引文3)。

命题1+2+3 ==> 结论:奴隶社会的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经过交换,就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只是财富而已。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引文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马克思研究对象是商品,且前一句很明确的提到社会实体的结晶,那么既然是社会的,就是参与交换的,那么就是商品,这句话能证明你所谓不是商品的有用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么?你现在只要诚实的回答一个问题,你如果拿这些有用的劳动产品到市场上去出售能不能卖到钱,如果能,你凭什么说他们没有价值呢?他们是有价值的,只不过是没有参与交换,而没有与其他商品对立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罢了。
++++++++++++++++++++++++++++++++++++++++++++++++++++++++
引文2:《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4页

____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
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
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
是商品

从这句话里你能得出马克思认为不参与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他只是说某个东西有使用价值但未必有价值,某个东西有用且是劳动产品但未必是商品,好像并无其他意思,你总不能把自己的莫名其妙的理解强加给马克思吧?

谁用自己的产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
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
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
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
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
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
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1a)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
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成价值。


+++++++++++++++++++++++++++++++++++++++++++++++++++
引文3:《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上面这句话引用的不错,好好的理解下有助于读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来就没否认过自然力的作用,但是自然力对人类而言应该的免费的,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是由于被人为垄断才使他们有了价格,其本身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而市场上交换双方评价对方商品的尺度只能是人类劳动。

对你,我还是那句话,一个骨子里反马的人,怎么可能用心去读马的著作呢,你连断章取义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奉劝你一句,如果真想做点学问,学点东西,还是抛弃一些固有的成见为好,先把心态摆正了,为了反对而反对是没有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9:26:15
54# hohai_abc

“……而市场上交换双方评价对方商品的尺度只能是人类劳动”

说这种话千万慎重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18:10
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主要的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的亏损是暂时的,而盈利是长期的。
另外亏损掉的那一部分企业他们生产出来的价值去哪里了?答案是:那些价值被其他势力更强大的其他企业占去了!因为资产阶级内部也存在斗争,这个就是超额利润的问题,不过全行业的亏损掉的价值其实是因为价值能有能在社会上实现。因为大量的商品由于劳动者买不起所以滞销卖不出去。所以价值无法实现而已。所以经济危机下全行业亏损。
在现在信用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把因为买不起所以卖不出去的商品卖出不去,那么就会刺激劳动者贷款消费,缓解危机。不过这个其实是在积累更大的问题,等到劳动者无力还贷的时候危机瞬间爆发。这一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20:40
补充一点,因为贷款消费使得商品卖出去了,资本家马上就会又开始大量的生产商品,因为他们手里的资本是不可以闲置的,这个是由资本本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说过:资本的界限不是社会的绝对需求而是资本本身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只要资本存在资本就不会有界限直到生产消费之间的矛盾不断计划,最后把资本给消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51:12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9 08:11

上面这句话引用的不错,好好的理解下有助于读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来就没否认过自然力的作用,但是自然力对人类而言应该的免费的,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是由于被人为垄断才使他们有了价格,其本身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而市场上交换双方评价对方商品的尺度只能是人类劳动。

对你,我还是那句话,一个骨子里反马的人,怎么可能用心去读马的著作呢,你连断章取义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奉劝你一句,如果真想做点学问,学点东西,还是抛弃一些固有的成见为好,先把心态摆正了,为了反对而反对是没有意义的。
我还看看资本论呢,找引文出来说明一下马克思的观点是什么。你就直接拍脑袋说吧。不知道是谁不读马的著作。一旦我指出你的缺陷,你就立马偏离话题,顾左右而言它。通过和你的几次讨论,我就发现你这种品德。

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这是在中学课本上就有的基本常识。我怀疑你是否没有读过中学?

你说我断章取义做不好,那你现在做一个好的给我看看。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能够在《资本论》中寻找到你的观点的支持:
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即有价值

现在就是检验你是否真正读资本论、读懂资本论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01:33
54# zerana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引文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马克思研究对象是商品,且前一句很明确的提到社会实体的结晶,那么既然是社会的,就是参与交换的,那么就是商品,这句话能证明你所谓不是商品的有用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么?你现在只要诚实的回答一个问题,你如果拿这些有用的劳动产品到市场上去出售能不能卖到钱,如果能,你凭什么说他们没有价值呢?他们是有价值的,只不过是没有参与交换,而没有与其他商品对立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罢了。
++++++++++++++++++++++++++++++++++++++++++++++++++++++++
引文2:《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4页

____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
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
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
是商品

从这句话里你能得出马克思认为不参与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他只是说某个东西有使用价值但未必有价值,某个东西有用且是劳动产品但未必是商品,好像并无其他意思,你总不能把自己的莫名其妙的理解强加给马克思吧?

谁用自己的产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
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
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
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
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
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
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1a)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
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成价值。


+++++++++++++++++++++++++++++++++++++++++++++++++++

你的引文能证明你的观点么?蓝字部分我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25:30
54# zerana

一  个  物  可  以  是  使  用  价  值  而  不  是  价  值  。  在  这  个  物  并  不  是  由  于  劳
动  而  对  人  有  用  的  情  况  下  就  是  这  样  。  例  如  ,  空  气  、  处  女  地  、  天  然  草
地  、  野  生  林  等  等  。  一  个  物  可  以  有  用  ,  而  且  是  人  类  劳  动  产  品  ,  但  不
是  商  品  。  谁  用  自  己  的  产  品  来  满  足  自  己  的  需  要  ,  他  生  产  的  就  只  是  使
用  价  值  ,  而  不  是  商  品  。  要  生  产  商  品  ,  他  不  仅  要  生  产  使  用  价  值  ,  而
且  要  为  别  人  生  产  使  用  价  值  ,  即  生  产  社  会  的  使  用  价  值  。  {  而  且  不  只  是
单  纯  为  别  人  。  中  世  纪  农  民  为  封  建  主  生  产  交  代  役  租  的  粮  食  ,  为  神  父
生  产  纳  什  一  税  的  粮  食  。  但  不  管  是  交  代  役  租  的  粮  食  ,  还  是  纳  什  一  税
的  粮  食  ,  都  并  不  因  为  是  为  别  人  生  产  的  ,  就  成  为  商  品  。  要  成  为  商  品  ,
产  品  必  须  通  过  交  换  ,  转  到  把  它  当  作  使  用  价  值  使  用  的  人  的  手  里  。  }
(  1  1  a  )  最  后  ,  没  有  一  个  物  可  以  是  价  值  而  不  是  使  用  物  品  。  如  果  物  没  有
用  ,  那  末  其  中  包  含  的  劳  动  也  就  没  有  用  ,  不  能  算  作  劳  动  ,  因  此  不  形
成  价  值  。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几种情况,或许整体的理解下对你的认识是有帮助的。

第一、一物可以是使用价值但不是价值,这个他以自然资源为例。
第二、一物可以有用,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
第三、一物要成为商品,就必须用以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他这里举了个例子,说明为神父生产的纳什一税的粮食虽然有使用价值,但并不用于交换,那么就不是商品。
第四、没有一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用,那么包含的劳动也无用,也就不形成价值。

上面四点有哪一点支持你所谓没有交换,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的论调了?马克思说得很明确,没有用于交换的就不是商品,但是并没有说就没有价值。

现在你只要诚实的回答一个问题,妻子或者奴隶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能不能被出售?那么我举个特殊的例子,如果这个妻子是卖馄饨的,丈夫每天在妻子的店里吃饭,那么这个过程丈夫吃的馄饨和客人吃的馄饨有什么区别?你能说被丈夫吃的馄饨没有包含妻子的劳动,而卖给客人的馄饨是包含妻子的劳动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37:42
看来你真的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术训练,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啊。我再花点时间罗嗦几句。见下面的注和评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引文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马克思研究对象是商品,且前一句很明确的提到社会实体的结晶,那么既然是社会的,就是参与交换的,那么就是商品,这句话能证明你所谓不是商品的有用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么?你现在只要诚实的回答一个问题,你如果拿这些有用的劳动产品到市场上去出售能不能卖到钱,如果能,你凭什么说他们没有价值呢?他们是有价值的,只不过是没有参与交换,而没有与其他商品对立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罢了。

注:这段引文,表明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是商品的价值, 不是什么普世价值或者什么效用价值等,也不是自然产品的价值,也不是劳动产品的价值。是商品的价值。这是定义概念。

评论:参加交换的劳动产品,当然是商品。如果你拿着劳动产品去卖,卖不掉,表示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如果卖掉了,交换就完成了,你的劳动产品就成了商品,就有价值。只要上过资本论课的人,都会知道马克思有“惊险的一跃”之类的比喻,就是说交换问题。如果没有跃过去,资本家就失败了。你不要对自己想不通的东西,整天就说别人不诚实。你要自己多动动脑筋。

++++++++++++++++++++++++++++++++++++++++++++++++++++++++
引文2:《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4页

____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
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
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
是商品

从这句话里你能得出马克思认为不参与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他只是说某个东西有使用价值但未必有价值,某个东西有用且是劳动产品但未必是商品,好像并无其他意思,你总不能把自己的莫名其妙的理解强加给马克思吧?

注:这段引文说,一些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评论:结合前一段引文,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商品。现在一些劳动产品连必要条件都不具备,怎么有价值?(除非你不懂什么是必要条件,那我就没得话说了)

谁用自己的产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
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
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
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
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
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
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1a)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
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成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55:03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9 14:25
现在你只要诚实的回答一个问题,妻子或者奴隶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能不能被出售?那么我举个特殊的例子,如果这个妻子是卖馄饨的,丈夫每天在妻子的店里吃饭,那么这个过程丈夫吃的馄饨和客人吃的馄饨有什么区别?你能说被丈夫吃的馄饨没有包含妻子的劳动,而卖给客人的馄饨是包含妻子的劳动的么?
奴隶生产的产品,如果在市场上出售了,就成了商品(有交换),就有价值。如果没有能够出售,就没有交换,就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只是财富。

丈夫吃馄饨,如果没有付钱,那就不是交换,就没有价值存在。和交租一个性质。
如果丈夫和客人一样支付货币,那么就是交换,就存在价值。

这不是我对实际经济的理解。这是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得到的结论。我们现在是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范围内搞清楚,马克思到底是怎么想的。马克思就把价值定义成商品的价值了,你说怎么办?你不同意那是你自己的判断。但你首先要知道,马克思就是这么定义的。至于实际经济是不是如此,那要考自己的独立判断。

如果马克思不这么定义,后面的劳动价值论推理会面临极大的逻辑矛盾。但是这样的定义确实非常狭窄。

如果你连马克思的意思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坚持或反对,不是胡搅蛮缠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20:40
虽然亏损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没有形成价值,但“价值”不能同“财富”,“对某些像有意义”的行为混为一淡,对于每个人来说需要的是“使用价值”,而一定需要“价值”。

这样的资本家无偿使用了、支配了劳动者的劳动,那么他就是奴隶主,就是在对劳动者进行更加残酷的剥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27:31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1-19 15:20
虽然亏损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没有形成价值,但“价值”不能同“财富”,“对某些像有意义”的行为混为一淡,对于每个人来说需要的是“使用价值”,而一定需要“价值”。

这样的资本家无偿使用了、支配了劳动者的劳动,那么他就是奴隶主,就是在对劳动者进行更加残酷的剥削。
这难道是在说:一个社会的性质是随着经济周期而变化?繁荣时大部分企业都盈利,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大萧条时,企业普遍亏损,这时社会就变成了奴隶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