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817 115
2010-01-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建立在企业能盈利的基础上。但是企业亏损情况应该还是很多的,特别是马克思自己也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大面积亏损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剩余价值,连成本都可能无法完全收回。这时候劳动还受到剥削吗?

如果劳动还受到剥削,那剥削的价值在哪里?到底是资本剥削劳动,还是劳动剥削资本?
如果劳动不受剥削,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否经济繁荣时有剥削,经济萧条时没有剥削?

看了大家的讨论,发现大家其实误解很多。
关于财富和价值之间的辨析,见我的读书笔记:
震惊马克思的 《资本论》 课堂笔记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6784&page=1&from^^uid=12573

附录:马克思关于价值和财富的引文

命题1、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定义在商品基础上的,是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引文1)。
命题2、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商品必须经过交换,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引文2)
命题3、需要区分财富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但从来没说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相反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来源很多。(引文3)。

命题1+2+3 ==> 结论:奴隶社会的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经过交换,就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只是财富而已。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引文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
引文2:《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4页
____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
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
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
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
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
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
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
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
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
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1a)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
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成价值。

+++++++++++++++++++++++++++++++++++++++++++++++++++
引文3:《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5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 09:12:48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是对整个社会的考察,而不是针对某个企业,那么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工厂产能过剩和大众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这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也导致了企业的账面亏损。

首先要弄明白企业的会计规则,企业的所言的亏损是指这一会记年度的亏损,可能的原因比如产能过剩,工厂开工率不足,但是会计记账的时候还是要把固定资产的折旧算做当年的亏损的,这就解释了经济危机有些企业亏损的现象(比如丰田今年是亏损的,但是在之前他一直是盈利的,你能证明在他的盈利时代就没有剩余价值么?)。

企业的亏损与否实际上是针对其资产的增加还是减少而言的,但是剩余价值的有无则是根据劳动是否被他人无偿占有来区别的。

在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工人失业,那么他们自然没有剩余价值可剥夺。但是在经济好的时候,他们产生的价值的一部分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这也就是会出现产能过剩,因为生产者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而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扩大产能,就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经济危机其实是对剩余价值的做好的佐证。

企业的利润高低是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分配制度等等因素。如果一个家族企业,每年把企业的盈利都转移到自己家族账户上去(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有,老板不管公私开销都在企业报销的现象很普遍。),那么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在当年的财务状况上就是亏损的,但是这些剩余价值却是真正存在的,不过是被从企业中转移出去罢了,现在最好的例子的就是投资房地产了。

为了反对马克思而反对是幼稚的行为,问这些问题之前请在自己的脑海里思考下,剩余价值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资本家能够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获得剩余价值这是他的本事,并不需要遮遮掩掩。而像我们这样遮遮掩掩的,不过是为一些人偷税漏税开了个后门,看看现在我们个税的征收只收中间层,对真正的富人层征收却不力,这样的个税充其量是个高级人头税而已,并不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1:15:25
楼主说的不错,我得好好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1:34:59
当然是资本家剥削了劳动者,资本家使用了受雇者的劳动,不管是否赢亏,难道不用支付费用么?难道把人当成奴隶?难道说这些人不是自由民是奴隶,资本家使用了这些人的劳动能不付钱?

“价值”不是“财富”,不能划上等号,价值关系是货币驱使劳动力的一种关系。

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就不是价值形式的关系,而是更加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90%的财富都是非价值形式的财富。难道奴隶因为没有给奴隶主创造出价值,就能说明奴隶主没有剥削奴隶(《资本论》中也认为奴隶的劳动不产生价值,但确创造财富、创造使用价值。)

“价值”不能与“财富”、“对多数人有意义的行为”划上等号,正如李嘉图所说:“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在楼主例举的例子中,当然是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只不过,这时的剥削关系,就不是剩余价值形式的剥削关系如果资本家再不支付工资,这就似类于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关系,这时这人就不是资本家了,而是奴隶主,是他在对他的奴隶进行比剩余价值形式更加赤裸裸的剥削。楼主例举的肯定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1:41:24
“非价值形式的财富”或者“非价值形式的有意义的行为”,难道就不是财富,没有意义?

劳动者的劳动只有奴隶形式的,才能给奴隶主免费驱使,这种非价值关系的行为,是更加赤裸裸的剥削。

而且奴隶社会,90%以上的社会财富都是非价值形式的财富,这些财富都不具有价值。

显然“价值”不能与“财富”、“有意义的行为”划上等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8:17:49
楼主这样看问题,走进极端了,
这个问题繁荣和萧条不能割裂来看.
有剥削,就繁荣和萧条都有剥削,反之则无.
赢利可以看繁荣和萧条的总赢利(一个行业之所以存在,那肯定有利润,否则就会消失).

而且赢利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剥削,还有竞争,总体经济环境.
马克思给的只是个模型.
哪个经典的经济模型没有十几个假设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