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4 2
2010-01-12
2010年01月12日 12:39 来源: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闻背景:市民反映政府门前路太滑 政府网站回复“绕着走”
  近日,有多名网友上哈尔滨市政府网站“百姓谈”栏目反映,南岗区政府门前大理石步道板因雨雪天气湿滑难行一事。结果相关部门竟回复称“步道板面积不大,可以绕行,没必要非在其上面走”。
  “绕行”提示,打滑的是民众权利
  若细心对照新闻细节,会发现这个“绕行”提示,即便不中听,但却可能是回帖者的“肺腑之言”。不过因其官方身份,又添一句实诚的雷语而已。回帖的是南岗区政府办公室督办科,而中看不中用的大理石步道板是由城建部门负责的。可以想象要在一天内回帖,区区一个督办科显然没有能力作出合乎民意的答复——比如尽快整改,将大理石路面改换为防滑步道板。
  可以说,不管怎么回复,都难以讨好民意。置之不理,是一副权力傲慢表情;“研究待定”则是拖沓的官僚习气;而答复“立即整改”,又不现实。这一矛盾,其实在这些光鲜却滑倒无数人的大理石地面铺设时就已埋下。
  最“冤”的或许就是被揪到舆论浪尖上的回帖的督办科了,不过作为该区政府序列的一部分,受这点“委屈”也理所当然。一个基层政府各行政单元只有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服务民众才可能赢得民众欢心。像这种无视民意诉求,忍看民众权利在冰天雪地打滑,却还搞笑地给出官方“绕行”提示,他们又怎好意思说舆论“冤枉”了他们呢?邱果果
  “绕着走”是官场“潜规则”?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懒政行为,但它实质上暴露出了一些政府部门为民办事的“潜规则”——“绕着走”。
  这种“绕着走”,表现在政府部门能办的暂时不办,只有等想办事的人说了好话、给了好处后再办。否则,一件小事,就让你跑几趟;一份报告,就要你“马拉松式”长跑着盖几十个章。至于那些可办可不办的事情,想办事的人若不“绕着走”,部门与部门之间也习惯于“踢皮球”,叫你欲哭无泪。相反,若能“绕着走”,请请客,送点礼,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欢迎下次再来”。看来,“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这样的古训,有关人员该好好地温习温习了。 米小玫
  从“绕行”看政府网站效能
  不少地方官员时不时宣称自己“时常上网阅览民情”,给公众造成一种“有事网上好说话”的错觉。遗憾的是,事实上,政府网站的绩效只是传统意义上行政绩效的延伸或反射,迟滞或者怠惰,并不会因为到了网上就齐刷刷进步起来,该推诿的还是在推诿,该扯皮的还是被扯皮。这样一来,大希望难免就会跟着大失望,真话反而比敷衍塞责更怪异。
  地方政府都在搞网站,名曰“官民良性互动”。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上了网,潜规则也会明朗起来,办得快还是慢、做得好还是坏,总归一目了然。如果政府部门不能提升办事效能,不能改善行政服务水平,那么,必将陷更多的网意回帖工作人员于不义不智之中。宋桂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 18:41:23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22:41:09
谢谢楼主的分享和提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