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形成压倒性反腐态势,各行各业的腐败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然而学术腐败虽时有曝光,但未见明显收敛,编辑行业尤甚!2017年6月《长沙晚报》曾披露,《求索》杂志社某原主编严重违纪被“双开”。2018年该杂志被再次曝光,其原编辑部主任等因受贿数额较大而被判缓刑。此类腐败不一而足。
不过,这类腐败容易鉴别,只要加大反腐力度,终是难逃法网。但另一类腐败久已有之,而未见重视。这类腐败就是,部分编辑部领导利用职权进行权权交易,在各大杂志灌水,捞取学术资本,骗取学术荣誉。然而,这类腐败却是不易区分,因而也甚为猖獗。
就以一种现象而论,不少杂志领导在任职之前未有什么学术建树,任职之后却是文章暴增。例如,吉林省的《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主编魏旭就是这种情况。根据知网显示,魏旭在担任杂志主编3年内所发表文章就几乎达到任职前近20年学术生涯的论文总量。当然,这种情况绝不是个案。这类问题应该被认为是“学术能力跨越提升”呢?还是应该被定性为“学术腐败”?自然容易引起别人质疑。
当然,编辑也有学术研究的权利,也有发表学术论文的需要。但期刊杂志作为重要学术资源,由于其特殊性,编辑尤其是领导更需要懂得自律,洁身自好,给编辑行业建立社会信誉,给学术研究留一块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