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代能上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里的学生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也没有特别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学生自己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对于学生,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学习状态完全没有了,上课玩手机,不听课,期末临时抱佛脚;对于学校,学校对于这种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学校还会开展所谓的教学检查周,对于平常较为松散的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但是课堂还是有80%的学生低头玩手机或者睡觉。从高中升入大学,意味着从一种学习环境进入到了另一种学习环境。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老师或辅导员管的相对较少、闲暇时间的诱惑有所增加、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这些新的学习环境,所以至于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所以需要一个改变现状的方法――“三分法”。
由杨甦宏论述的三分法就是把课堂时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时间简单地说重点内一部分由大学生自学非重点,并复习、梳理老师刚进过的重点内容,剩下的一部分时间专门用于考核课堂的学习效果,并组织做好平时的登记工作。
这就是大概的三分法。他的主要实行方式是这样的。成绩的三份时间不一定要求是三等份,可以根据师生的偏好、学生看书进度和教学任务进如果学生自学时间内没有完成规定的内容,可以时延长自学时间,缩短考核时间。
三分法的规则是灵活的,灵活组织课堂,课堂上的人两两分组,进行全班抢答,给第一次回答正确的队伍加五分,若没有回答正确则作为抢答题,抢答题一分一个,就按照自己的上课风格进行完善统分机制。这样的三分法可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教学风格。为辅导员提供了管理的基础。对于旷课的可以适当减分。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
这样的上课方式集理论,自学,实践为一体,使用了三分法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都出现的了飞跃的提升,有很多的积极意义。三分法下的课堂也有非同凡响的效果。三分法下实行不点名机制,让学生自我管理考勤率;及时考核,及时反馈,又利于完善学评教机制;基本上杜绝了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将玩手机的学生控制8% 之内;超额完成一倍以上的学习任务。
由此观之,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散漫,没有学习效果,并且上课玩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不利于学习氛围的养成,大学校园里,这样的氛围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学校整改学校学习氛围是燃眉之急,而学校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改革,一些手段来进行整改,像实行三分法就是一种可实行的课堂考核手段。它可以有限的采用实践理论结合来替代强制性点名机制,更加灵活,学习效率也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