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52 0
2019-01-04

今天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答案自然也有很多。就我自己而言,感受最深的是:学会与自己的阴影面相处。

所谓阴影面,就是一个人不愿面对,排斥的一面。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位丹中尉,他出生于军人世家,毕生的理想就是在战场上赢得荣誉,包括为国捐躯。

但天不遂人愿,他不但没能获得战功,还因受伤被截去了双腿。从期望中的英雄到现实中的失败者,这种落差和打击让他难以接受,于是终日沉溺于酒色当中来麻痹自我。

后来阿甘当上了船长,丹中尉遵守诺言来到他身边,成为了阿甘的大副。

在一次暴风雨中,丹中尉毫无畏惧地坐在桅杆的顶端,像战士一样和暴风雨对抗。最终,他们战胜了暴风雨,他们的捕虾事业也红火起来。

在一个平静的日子里,高傲的丹中尉终于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对阿甘表达了感谢,然后跳进海里游泳。这时阿甘说了一句话:

我想他跟上帝已经讲和了。

对丹中尉来说,这里的和上帝和好,其实就是和自己的阴影面和好。他接纳了自己身体上的残缺,也接纳了命运上的转变,并重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当中。

这就是一种成长,或者说成熟。

与自己的阴影面相处,并和解,不仅是电影中的常见的主题,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课题。

人生的阴影面,不仅包括命运的捉弄这些外在强加的东西,也包括源于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

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犯一些错,比如在感情中辜负过爱自己的人,在家庭中伤害过自己的父母或孩子等等。

此外,我们还会为自己头脑中曾有过的一些不好的念头而耿耿于怀。比如看到身边的好友或同学很成功,过的比自己好的时候,会一种强烈的妒忌;在面对别人的不幸时,有时候我们真实的感受不是同情而是幸灾落祸。

人都想做一个好人,或者做一个完美的人,这会让我们很有价值感。而当我们发现自己犯了错,意识到自己原来不那么好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内心的冲突很多都是由于期望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有落差造成的。

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是一个善良、开朗、有能力、有价值、被别人喜欢、乐于为别人付出的人;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或者被头脑中各种不好的念头所困扰。

这样一种冲突,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自责和内疚感。

很多人觉得,内疚是一种太平常不过的情绪,没有什么,不必太在意。但实际上,内疚对一个人的杀伤力是巨大,甚至是致命的。

去年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主人公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三个可爱孩子,但因为一次过失,他无意中在家中引发了一场大火,最后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部被烧死。

面对这个打击,他一度企图自杀但被阻止。

最后他选择远离他乡,虽然活着,但心里什么都没有了,如行尸走肉一般。

这就是内疚的威力,极端的情况下,它会杀死一个人的内心。

有时候,原谅别人是容易的。退一万步讲,即使你不原谅,至少也可以离这个人远远的。但是原谅自己却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你觉得根本无法原谅时,这样的内心冲突最痛苦。因为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多不好,内心有多么的羞愧,你都要与这样一个自己朝夕相处,如影相随。


所以,对有些人,尤其善良的人来说,与自己的阴影面相处是最难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自己人生当中的那些瑕疵,或者不好的一面呢?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生从来没有完美这一回事,我们也不应该追求完美,人唯一可以追求的就是内心的完整。


人生经历中,只有好的,积极快乐的一面这不叫完整,因为这不现实。真正的现实是悲欣交集,喜忧参半。


对任何人来说,犯错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你还在做事,只要你还在与人交往,只要你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希望继续去探索,就一定会犯各种错误,或者承受一些你原本不想承受的事情。这些都会让你的人生继续残缺下去。


我们经常说放下,说要原谅自己。这样做的真正含义不是让我们回避和否认自己所犯的错,而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继续的往前走。


一味的沉浸在失落的心境当中,不放过自己,只是一种无用的正确,只有继续前进,担负起对身边人和自己应有的责任,才是对过失的最好弥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