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立刻变得更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帮助呢?
答案是:好好说话。
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清朝,有一个叫杨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汤,很多人慕名而来,其中不乏一些达官显贵。
有一次,一位大官来到店里,但是当杨巴将茶汤送上去的时候,这位官员很生气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在座的人都被吓到了。
得罪了这样的大官,轻则生意无法继续做下去,重则很可能面临着生命威胁,跪在地上的杨巴看到了地上的茶汤上浮着的芝麻碎,明白了原因:这位大官一定是将芝麻碎看成了脏东西。
如果当众戳穿这位官员连芝麻碎都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很没面子;但如果不解释,又难以让对方息怒,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机智的杨巴连声求饶,实在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给你换一碗,希望大人您原谅。
短短一句话,既解释了自己的产品,又给足了对方面子,这位大官也转怒为喜,还赏了他百两银子。
有读者问我:哈叔,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的答案,我今天想讲的一点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保证情绪稳定,好好说话。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管是关系破裂还是亲密无间,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往往就是说话。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的口舌,而最好的帮手,往往也是嘴巴。
 01 
一个家庭的不幸,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丈夫加班,很晚才回到家。
他看了一眼整洁的地板和阳台上晾好的衣服,什么都没说,却突然问妻子:有没有给每盆花浇水?
妻子还没来得及说话,丈夫就没好气地说道,你为什么总是要我催着做,自己就不能主动点吗?
来到餐桌前,他看到了热腾腾的饭菜,还有一个漂亮的奶油蛋糕,上面写着:老公工作辛苦了。
丈夫抬头看着妻子,发现妻子给自己开门时的笑脸已经不见了。
这个故事,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人能够感同身受吧,因为这是不少家庭的缩影。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面具侠」,在外面轻声细语,温柔可人;回到家里,对家人却是恶言相向。
而一个家庭的不幸,往往就是从不能再好好说话开始的,这种语言上的伤害会根植于心,很可能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前段时间,和一个读者聊天,她说自己性格孤僻,不合群,不自信,三十好几了,仍是孑然一人。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有一个脾气暴躁的母亲。
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母总是在吵架,母亲会因为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向她和父亲发火。
寡言的父亲要么直接动手,要么摔门而去;而年幼的她,只能在母亲的咒骂和责备声里,惶惶恐恐地活着。
而这样的成长经历也直接导致她从小就很自卑,对婚姻也充满着恐惧。
家庭成员中,不管是谁,只要有人开始不再好好说话,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就戛然而止了,这个家庭的风水也就此坏了。
美剧《辛普森一家》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亲爱的,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
在一个大家庭里,父母、伴侣、孩子,几代人在一起生活共处,每个人的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所以代沟是在所难免的。
所有幸福的家庭,并不是大家的三观都能一致,而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彼此理解,不争对错,能做到好好说话罢了。
与家人相处是这样,与朋友的相处同样也是如此。
一段关系的破裂,一段友情的终结,罪魁祸首往往也是那张不能好好说话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