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关系,绝不是只露出你的锋芒,刻意贬低对方,而是彼此成全。
珍重对方,就会彼此成全。
珍重对方,对你友善的人,才会更多;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大。
作家冷莹说:
若人与人实在需要保留一些距离,不如就成全彼此的光彩照人。因为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只可惜,这样的道理,不是谁都真正懂得。
为什么,你不能始终咄咄逼人?
为什么,你有时候也需要后退,和包容?
我很赞成,慕容素衣的一个观点:
有时候你往后退一步,无意之中,也成全了自己的碧海蓝天。
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忙着表现自己,害怕自己被世界遗忘。
他更愿意做的,是牺牲自己部分的光芒,让别人也有站在聚光灯下的机会。
而这种牺牲换来的,往往是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同,会是人脉、友谊,甚至是社会资源的累加。
当然,我说的是彼此成全,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不是无原则的付出。
对那些不值得成全的人,你不必拿出你的真心。
如果你的成全,会让对方的自尊受到打击,会让其他人的利益受损,这个时候,你不必善良。
你从不咄咄逼人,但你也有着底线;
你记得后退,但你从不轻易踏进雷区。
你有原则的包容,你有分寸的真诚,才能真正彼此成全。
好的关系,从来不是时时相见。
如果人和人的关系,也是分层次的,我觉得至少可以分为这三层。
第一层,奔着利益而来。
这种交往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我能得到什么”?
因为各自受益,交往双方而关系融洽。
也因为不能在对方身上再得到什么,交往双方逐渐疏远。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种交往,都是生活中的大多数。
第二层,我懂你。
你们也许看起来并不亲密,甚至一年难得见到几次。
但只要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话,你们就能懂得对方。
第三层,也即最高的层次是,随时愿意成全对方。
就算对方身处尴尬境地,就算对方不经意犯下错。
你也能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替对方着想,让他免于尴尬和困境。
一场主持备受争议的跨年晚会后,谢娜和何炅的公开回应,就是最好的彼此成全。
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我们的朋友,看起来数目庞大。
但能做到“我懂你”,和愿意彼此成全的人,太少太少,弥足珍贵。
愿你的交往,少些利益,多些惺惺相惜,多些设身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