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的纽带,是整个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阐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和质量要求,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和质量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具有引导相关人员进行经营决策,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还具有促使企业履行法律义务,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为:①真实、可靠与内容完整性,即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②及时性,即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③相关性,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④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此外,在披露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会计信息清晰明了,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不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打击市场投机现象,保护众多投资者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仅形成了一个基本框架,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具体、缺乏真实性。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故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故意对一些重要信息隐瞒不报或披露不充分。
最后,信息披露不连续、不及时或提前泄露。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天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报告完成后应立即报送中国证监会,但很多上市公司不能按时报送。同时“补丁”公告不断,危害投资者利益。
3 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第一,完善我国股市的产权制度。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股市,必须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应该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引进部分私有产权,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等。
第二,逐步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促使会计信息披露的顺利进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从而影响该系统目标的实现。
第三,加强外部监管,形成有效的,全面、严格的外监督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在强调内部约束和内部控制的同时,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加大政府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要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的治理结构,形成全面、严格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作者: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 贾鑫 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