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与小锅饭的优劣对比
如果我们将大锅饭与小锅饭作个对比,就会发现:
大锅饭不如小锅饭的地方是:它“产权不明晰”。大锅饭把张三、李四等个人的米煮在了一口大锅里,饭煮出来以后,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张三的米煮成的饭,哪些是李四的米煮成的饭?所以,当张三、李四等人从同一口大锅里盛饭吃的时候,难免有人会吃亏,有人会占便宜,如果张三、李四等每个人都光想占便宜不想吃亏,他们就会尽量少地向锅里下米,又争取尽量多地从大锅里往自己碗里盛饭,久而久之,大锅饭就会越煮越稀,从干饭变成了稀饭,最后变成了米汤。小锅饭就不同了,各家的米下在各家的锅里,谁也占不着谁的便宜,所以,每个人都有往锅里下米的积极性。
但是,大锅饭也有它的优越性:大锅饭通过社会分工的方式,让少数人专门承担起做饭的工作,这就使大多数人能够从做饭的必要性中解放出来,去专门从事其他活动。所以,凡是有大规模集体劳动或集体活动的地方,是离不开大锅饭的,例如,古今中外的军队中,士兵吃饭都离不开大锅饭,不可能让每一个士兵身上都背一口小锅,行军打仗的间隙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做饭吃;又例如,建筑工地上,如果每一个建筑工人都准备一口小锅,让每个建筑工人都自己采购米面和肉菜,每天自己给自己做饭吃,那末,所有的建筑工人都将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建筑劳动,那些宏伟的建筑物还能盖得起来吗?大锅饭还有其他优越性,让2、3个人用一口大锅做100个人的饭,相比起让100个人用100口小锅做100个人的饭来,肯定能省工、省燃料。
大锅饭古已有之,在古代的军队、建筑业、采矿业、治金业、大规模工埸手工业等领域内,都是离不开大锅饭的。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不断代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方式的同时,人们的家务劳动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地趋向社会化,换言之,以大锅饭代替小锅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那些至今仍然将“大锅饭”三个字当作经济学中的贬义词,至今仍以“消灭大锅饭”作口号的经济学家,都是些伪经济学家,从根本上就不懂经济。如果说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可以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来进行的话,那末,许多现代的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在古代,一个单独的农家妇女可以用传统的纺车织机来纺纱织布的话,那末,在现代,我们无法想象,离开了大规模集体劳动,那些大型石化工厂里的化纤产品能够生产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