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96 2
2010-01-15
难以摆脱对外国核心技术的依赖是中国车的尴尬现状。

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王冠归属终于有了定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以多出300多万辆的优势把“在位”多年的美国拉下马,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比原先预计的提前了5至6年。

其实,这一结果早在半年前就已显露端倪。回眸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亮点频频:官方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汽车业快速复苏;上半年刚过,中国车企的月产销量便超越美国,并提前两个多月突破千万辆大关;众多国际品牌瞄准中国市场,一些重量级车型全球首发,争相抢建第二、第三工厂……

从200万台到1300万台,从全球排名第十到摘取冠军,中国车市仅用10年就完成了其他市场要用半世纪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飞跃。

不可否认,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导致美欧市场萎缩是中国汽车此次得以“纂位”的最直接原因。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而此前每年都在1600万台以上。

另一个公认的现实是,数量上的庞大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强大,与中国将成为出口第一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境况相似,中国虽是汽车产销大国,却不是产业强国。“把GDP留给了自己,把利润送给了老外;把价廉物美的产品给了人家,把二氧化碳排放留给了自己”——坊间的这句流行语,可以说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现状的生动描述。

尤其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国与欧美、日本等汽车强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虽然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通过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促进了发展,但难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核心部件和平台技术等都需要大量进口。与此同时,中国的自主品牌长期徘徊在低端市场,且不得不面对“增产不增收”的尴尬。

汽车大规模出口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产量的40%以上用于出口,而中国汽车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比例到2008年也只有5%。

戴上了汽车产销量“世界王冠”的中国,其实没有太多的“宝”可与人比。在无限风光的外表下,中国汽车业更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里子”——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占据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5 11:31:03
期待技术外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09:30
中国汽车的发动机绝大多是进口技术,包括红旗、长安,只有奔奔、奇瑞用的国产
中国还没能力自己设计制造好的外壳
长安想仿mini都由于技术原因造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