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ruoyan
1、我昨天刚听到一个农村老师说“现在的初中以下包括初中收费每个学期是120左右(全部是书本费)”,也即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中国贯彻的不错,弱势群体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算是勉强能够接受了
2、流动就业自由保障不是弱势群体的问题,弱势群体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的职业技能相对弱势,在劳动市场上他们没有竞争到高薪岗位的优势,低薪岗位需要专业技能低,但参与竞争人数多,能够竞争上岗的几率小
其实社会保障是有层次的,可以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进行更深的分析
to 临崖吹风
1、“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的问题和sungmoo的一样“什么是弱者?弱者为什么弱?有哪些弱?如何不弱?”
2、“以工代赈不符合效率”但在“干中学”不也是提高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的途径之一么,一旦这部分人的人力资本得到提高,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本不是得到提高了么?
to sungmoo
1、“保护弱者会不会让弱者更弱?”是否可以这样回答,弱者的弱本来就是相对的弱,他们已经是社会的最底层,无论怎么保护也不能再最底层下再生出一层最最底层出来。不过我发现这种回答有点诡辩的味道,也许问题应该变成“怎样才能从对弱者的单纯保护变为保护和增强弱者自生能力相结合”
2、“比如对抗或降低某种风险,分享资源的机会的均等”我不是很了解这一块的东西,能否在有时间的时候更多的解释一下,同时欢迎其他熟悉这一块的网友对此解释
奖励ruoyan金钱50,临崖吹风金钱金钱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3 19:32: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