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40 31
2010-01-16
(本来是写在小弟校内上的一篇日志,昨天突然觉得校内太容易上瘾了就注销了。刚才在论坛上下书发现论坛币不够了,过来骗点币。小弟现在大一,水平有限,写了一堆糊弄人的文字,不足之处还望谅解)

目前谷歌事件以及很多政府最近关于网络的动作传得很火热,起码我的校内好友很多都把状态改成相关内容。对政府的不满貌似已经成了网络上的主流声音,我今天就非主流一次,如果觉得有点道理就请分享,不要让这种主流的声音最终演变成危险的因素,毕竟2010年是一个敏感的年份。

看来大家都很向往我们的国家也能像西方一样实行自由的民主制,起初我也是这么盼望的,但是根据一系列因素我不得不承认,以中国目前的状况,现在的体制应该算是最优的选择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证明,我选择和教科书一样一笔带过,里面有很多问题太过尖锐,并且容易伤害不同阶级人群的感情,把握不当容易出事情)
我觉得如今一连串社会问题的起因与其说是国家体制问题不如说是因为全民普遍性的道德伦丧,包括民间的也包括政府的(如大家都深恶痛绝的贪污腐败现象)。而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个阶段性现象,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我想问,一个国家说要大力发展经济,从道义上讲这样有错吗?

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对很多发生在周围以及自身的变化之迅速已经习以为常,于是我们养成了做事情喜欢一步到位的习惯。
我上一篇日志转载了一篇汪丁丁批评郎咸平的文章,觉得写得挺有道理。郎咸平的水平确实没什么可怀疑的,本人一直有看他的节目。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理论上都没有错误,但是经常观看他的节目就会发现他的很多解决方案都是很激进直接,希望一步到位。而人民爱待郎咸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迎合了大家渴望一步到位的心态。

举个例子:他一直提倡藏富于民,通过减少税收或者用增发国债的方式筹集政府资金来做到藏富于民。理论上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欧美教科书就是这么写的,但是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欠缺考虑。先说减少税收,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国家把钱还给那些企业家,以现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能否确定企业家能将钱投入生产以及提高员工工资?能否确定他们不是拿这笔钱用来炒楼炒地,购买外国奢侈品,或者直接把钱汇出海外举家移民?要知道炒楼炒地钱还是在国内,买奢侈品和移民就是资本外流,根据货币乘数原理,这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是外逃资本的倍数。

再说说增发国债,目前的现状是,中国的所有国债几乎都是在海外市场流通的,中国百姓还无法在本国市场购买国债,因为还没有建立一个成熟有效的资本体系。国债只能在国外流通,而国外的消化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想通过增发国债藏富于民可行性也不高。现在的事实就是中国现在还没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分配社会财富的机制,国家建设或者社会保障目前只能由政府进行控制,如果还给社会一亿,国家用来管理建设和社会保障的资金就少一亿(假如包括贪污因素),如果社会的某些人将这一亿向外转移,全社会损失的就不止一个亿,国内贪污的损失和资本外流损失之间孰重孰轻以及可追回可能性各位都能一目了然。当然有人会说官员贪污以后资本外逃,但是控制难度上要低于民间资本外流,因为后者是合法的。有一点要注意,现在有人心向外的巨大趋势,这一点可能是中国社会的物质水平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需求欲望所导致的。

在问题的发现上,政府一定是和郎咸平一致的,但在问题的解决上,政府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我相信政府宁愿拿钱搞基础建设给国企炒楼炒地也不愿国家的财富外流。(昨天看新闻,央行将准备金率提高了0.5,基本证明了我的思路)

那肯定有人会问,既然我们目前缺乏许多有效的机制,为什么不直接照搬国外?国外花了数百年建立的机制,我们说照搬就照搬明显欠缺考虑。拿我国法律作为例子,明明有很多规范科学的法律,在实际情况里绕过法律实行人治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为什么?同样的道理:机制超前了。国家正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学习国外建立自己的机制,倘若我们还希望政府能够一夜完成,明显是不现实的。

前面以郎咸平举例只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一个国家政策目的的考量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这么简单,我们不能要求什么都一步到位。以上的例子可能我说的不对,但可以表明一件事:很多事情不能随便就给下定论。同样的道理可以运用在最近政府关于互联网的动作上,关于这个话题个人认为有些复杂,以本人水平无法驾驭故不便多说,各位可以自己去考虑。

下面要说说我的政治主张,相信一定有人会持反对意见。对于对中国的治理,我更倾向于权力集中的精英统治,而非西方多党民主统治,但我和大家一样反对管理国家的同时钻体制空子的那群人。现在中国这个社会的复杂程度基本上是前所未有甚至举世无双,校内上的朋友如果注意我言论应该会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面,我的立场是不同的,因为这个国家太复杂了。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引出许多其他问题;一个问题从某一角度看觉得它一无是处,从其他角度看又会觉得它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像是行进在一条铺满地雷的道路,走起来左右为难。治理这个国家需要极其高超的智慧。可能有人就会找出我观点里的漏洞了:既然需要高超的智慧为什么不从民间吸取一些智慧?为什么还要压制我们的声音?关于这个问题,你我都是普通百姓无法肯定地说政府是否有采取民间意见,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任何政府不听取民间智慧一意孤行而治理好国家的可能性非常低,这一点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也很清楚。至于压制声音,关键是看你的声音是想挑起问题还是想解决问题。我觉得中国理想的制度是权力集中的由精英来领导,高效灵活地实施政策以处理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模式,当然的前提是:这些政策确实正确且足够智慧,而这也确实离不开民间的智慧。但我所担心的是,我们统治精英和群众的智慧和水平都还不符合治理好这个国家的要求。客观事实是,以现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水平,无论谁掌权都没有资格说以自己的实力可以真正完全很好地治理这个国家。当然,事实上政府层面的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很难认证,但从网络上充斥着对政府的批评和嘲讽而缺乏对本质问题解决方法的关注可以看出我们群众的水平。从制度上选择精英主义起码比西方式民主更有效率更具灵活性,更适合这个庞大复杂的国家,虽然有腐败专权等各种现象(相信通过一定时间能够逐步改善,毕竟我们花了30年已经走到现在这一步了,国外花了数百年),但总比高昂的政策实施成本导致错过关键时刻甚至一片混乱一事无成要好。

我会把中国和高盛做比较,虽然这种比较有点牵强:同样是奉行精英主义,同样是治理公司(很多国内外学者把中国比作一家庞大的公司),和高盛的模式一样我们都需要对精英的水平作极高的要求。让我们回到开头所说的网络现象,看看以我们精英的智慧所干出的一系列举措:压制声音,让我们被代表等等。我们可以嘲讽他们小儿科的做法,但不要因此否定其中某些正确的目的。

最后说一下:可能有人会反对我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说我说的东西里有的部分自相矛盾,但是别忘了,这就是我们复杂的中国,虽然矛盾却依旧是事实,这一点我们谁都不能否认。

欢迎讨论,不欢迎人身攻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8 10:12:14
沉到后面自己都找不到了。。自己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0:34:04
难怪要下沉呢,你的帖子不值一驳,五毛同学,请你多读点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0:38:06
楼主比较理性,“知易行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郎对一些经济、社会现象的分析我也很是赞同,但其提出的解决办法我持保留意见,至于“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我也不敢苟同,实际上我觉得跟90年代初期比,现在社会风气、人民的心态都好了很多,很多普通的人平常不表现,并不意味他就是缺德,这一点我觉得汶川地震时全国人民的表现足以证明,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有效的方便的方式让普通老百姓表达。关于国家的治理,究竟是民主好,还是专制好,脱离了历史这个争论没有意义,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采用什么样的治理体制,目前我觉得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别巨大、生活习惯各异,各种矛盾聚集的情况,专制比民主更有效,但所谓的专制应该是在民主基础上的专制,而非绝对专制。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绝对专制也会使社会失去活力而死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0:40:37
4# lihongbin 汶川地震的真相,恐怕你不清楚。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古哥搜搜 谭作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2:01:23
恩,你的观点和我观点基本相同,但是你用汶川地震反驳我的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我持保留意见,因为任何社会只要碰到类似情况都会有如此善良的举动,但并不能由此反映出这个民族的道德究竟如何。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关内容,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不过真的感谢你用如此中肯的话回答我,我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