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事件】
财政部1月23日公布了2018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亿元,同比增长8.7%。
详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440686908086046&wfr=spider&for=pc
经管之家补充:
名词:一般公共预算
我国财政部预算管理分为以下几项:
和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我们看到ZF在此项支出上出现约4万亿的赤字,以前我们一直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甚至略有结余。明显赤字的情况发生在2008年,财政就不再维持平衡,加大了花钱的规模。
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是观念的变化带来政策的改变,但这也是这10年艰辛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反映。
顺便补充其它三项是专项预算,包括:
ZF性基金预算是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发生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对这一消息,我们有哪些问题呢?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问题1:去年我们一直坚持减税降费,全国税收增幅的确有所降低(2.4个百分点),不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然达到18万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6.2%。这个数字甚至比年初预算还要高。减来减去,收入不降反增,是什么原因呢?
经管之家:
财政部给出的解释是“经济总体平稳,发展效益和质量提升为财政增收奠定了税源基础,反映在税种上,全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9.1%、10%、15.9%,分别拉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幅3个、1.9个、1.1个百分点,合计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95.8%。”
我们相信这一好的政策长期看来,能够增加经济活力,但大家都知道,短期内却难免做出一定的牺牲。过去的一年,其实我们感觉经济形势相当困难,大多人的工资水平也没有明显上涨。所以,这一解释需要更详细数据的支撑。期待各位讨论。
问题2:去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有所扩大。钱都花在了哪里?
经管之家:
根据财政部解释,这钱更多花在了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其中,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投入力度均为近年来最大。
查了一下相关数据,教育增幅是6.7%,科技是14.5%,医疗是8.5%等。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国家重点问题的攻坚克难非常重要。
这方面的确非常有感受,在教育、医疗方面的确有许多新的政策。各位觉得呢?
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你们家乡感受到变化了吗?
你们所在城市的环境,今年明显改善了吗?北京相比前几年是有明显改善的。
问题3:从排污费转变到环保税,环境税这一收入高达151亿元。这一改善看起来很成功,我们怎样用经济学解释呢?
经管之家:
排污问题在许多经济学教材上都有涉及,最有名的就是科斯定理。
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所有人使用起来都没有成本,导致现实生活中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这也叫做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科斯认为,外部不经济根本上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造成的,只要明确了产权并且受法律保护,双方就会坐下来谈判,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结果。至于把产权归属给企业还是住在附近的村民,这只会带来分配结果的不同,但都会达成好的结果。
以前排污费属于行政干预,给钱就能排污,而且往往不限量,这种政策也默认了排污的合理性。但环境税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的确是对节能减排很有效的政策改变。
我们提出了以上4个问题,并带领大家拆解和学习,有些内容小编的专业知识也难以覆盖到。
希望大家多多讨论,在每一次财经事件中,不只是看热闹,而是看出道理,并获得成长?
你的问题和解释呢?所有有价值的讨论都有论坛币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