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曰:“生生之谓易”。
一年冬去春来,太阳东升西落,世间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
顺天时而为, 接地气而活,便把握了顺应天道的人生智慧。
01
【子时】夜半(23时至01时)
夜半,是两天的临界点,地支名为子时,又称子夜、中夜。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会悄悄出洞活动。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子时,有孕育之意。
此时的天空,黑得最为纯粹,孕育新的白昼。
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孕育元气满满的新一天。
02
【丑时】鸡鸣(01时至03时)
丑,本意为“扭”,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古时,农家在丑时会起身喂牛。
古代秉烛夜读的士子,在此刻也释卷酣睡了,万籁俱静,是天地间最安静的时刻。
丑时,肝经当令,人卧则血归于肝,令人体精气生发。
最好的状态,当是在深度睡眠之中。
03
【寅时】平旦(03时至0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夜日交替,太阳即将露出地平线。
熬过黑暗,天蒙蒙亮,老虎也蠢蠢欲动。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城门一打开,城市就醒来了。
小贩挑着担子进城,赶路的士子和商人,也经由城门向目的地进发。
这个时辰,属于那些勤劳坚持,热爱生活的人。
04
【卯时】日出(05时至07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太阳冉冉初升,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古时,农夫开始耕作,官员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点卯”。
晨光初露,应于这个时辰起床,看天气寒暖穿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是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05
【辰时】食时(07时至09时)
食时,又名早食。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食两餐,且早饭是主餐。
此时易起雾,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之时。
中医认为,辰时胃经当令,此时,早饭对身体来说,便如同春雨一样珍贵。
早餐一定要在辰时吃,且“早宜粥,宜淡素”。
饭后,心情愉悦地开始做事,不为小事动气。
06
【巳时】隅中(09 时至11时)
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造字时,“巳”被画成了蛇的象形。
此时的古人,艳阳清风,诗词歌赋,不亦乐乎。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正是一天中第一个黄金时段,工作效率最高。
以最饱满的精气神,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
07
【午时】日中(11时至13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阳气达顶点,阴气渐生。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上古时候,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作为到集市交易的标志。
古人认为,此时动物们都休息了,只有马还在集市上为人服务。
午时天地气转,心经当令,宜休息吃午餐,饭后小憩,静坐,安神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