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4 1
2019-01-27
国营企业一方面背负着历史债务,另一方面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政策性金融支持,因此国营经营环境宽松,不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得以生存。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国营企业的改制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家光给改制方向,却不给予支持与促进,甚至许多产能过剩企业能够保持不破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国有企业破产没有受到政策性支持,破产企业人员的就业成了老大难,地方对国企破产需要财政投入的影响下,不仅不会积极推动企业退市,而是眼看着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没有什么积极性。我们现在社会债务已经很高了,早就应该对此种现象采取措施,却因为没得到政策的支持,而只能让债务继续恶化,人们只知道扩大投资来支撑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债务总值增加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更大,现在各种矛盾都出现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债务水平超高,如果对此不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让财务恶化企业退出市场,增加投资只不过是暂时掩盖矛盾而已,这样下去随着债务的增长,货币和财政政策都会出现调控失灵的现象。希望ZF有关部门能够在产能状况过剩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措施政策性地关闭一些经营情况不好的企业,防止债务水平进一步恶化。既然不能正常运行,那么等待不能得到新生,只能让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我们在政策方面需要采取促进措施,让企业尽早退出市场,才能使市场环境好转,让新生企业生存不受到恶性竞争的影响,企业家有信心投资新的企业,改变旧有的经济状况,国民经济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7 21:0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