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2-3 17:24:57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12
机器使用和不使用,折旧是不同的。

有些企业有贷款,有些企业没有贷款,有些企业贷款较多,有些企业贷 ...
当然是以某一企业为单位计算。这样才能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29: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7:24
当然是以某一企业为单位计算。这样才能算。
在一种产品市场中,往往不是一家企业提供产品,而是很多家企业提供产品。

你凭什么只选择一家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33:5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7:24
当然是以某一企业为单位计算。这样才能算。
就是在一家企业中,即使机器的规模不变,机器折旧这种成本也是不断变化的,不使用机器和使用机器的折旧是不同的,把机器的能力使用到50%和使用到100%,折旧也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37:1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02
西经还搞出一个狗屁固定成本来,本来开始说这种成本是固定的,但是后者由说什么固定成本也是可变的。
【固定成本】转换成【可变成本】是有前提条件的。
例如:人均工资在短期中是固定成本,但在长期中可以是可变成本的。

你脱离了各种前提条件来讨论问题本身就是欠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0:01
zsl0815 发表于 2019-2-3 17:37
【固定成本】转换成【可变成本】是有前提条件的。
例如:人均工资在短期中是固定成本,但在长期中可以是可 ...
这就是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0:0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29
在一种产品市场中,往往不是一家企业提供产品,而是很多家企业提供产品。

你凭什么只选择一家企业?
是所有的企业都算,但是是每个企业单独算。可以汇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0:27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18
西经首先要把价格和成本说清楚,连价格和成本都没有搞清楚,就不要妄谈什么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
西经中价格机制和成本的定义讲的很清楚的,是你你自己理解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2:37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33
就是在一家企业中,即使机器的规模不变,机器折旧这种成本也是不断变化的,不使用机器和使用机器的折旧是 ...
你把计提折旧与实际用旧搞混了。成本按计提的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2:58
zsl0815 发表于 2019-2-3 17:40
西经中价格机制和成本的定义讲的很清楚的,是你你自己理解不了。
你说说西经的成本包括哪些要素价格?
西经连要素价格都没有搞清楚,成本价格就更搞不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7:41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40
这就是自相矛盾。
怎么矛盾了?
短期中,你的工资在第一年中是5000/月。
长期中,例如5年,你的工资由5000/变成6000/月。
从5000变成6000,怎么就是自相矛盾的了?

呵呵,我真不知道你的逻辑思维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49:11
zsl0815 发表于 2019-2-3 17:47
怎么矛盾了?
短期中,你的工资在第一年中是5000/月。
长期中,例如5年,你的工资由5000/变成6000/月。 ...
西经什么时候说工资是固定成本呢?

既然说是固定成本,怎么又变成可变成本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50:2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7:42
你把计提折旧与实际用旧搞混了。成本按计提的算。
计提折旧是账面上的东西,

计提折旧和实际折旧的差别必然导致账实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7:53:10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7:49
西经什么时候说工资是固定成本呢?

既然说是固定成本,怎么又变成可变成本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呵呵,人均工资在短期中本来就是固定成本。
很多西经中都有描述,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06:37
zsl0815 发表于 2019-2-3 17:53
呵呵,人均工资在短期中本来就是固定成本。
很多西经中都有描述,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你自己不 ...
你说的人均工资,

这里说的是工资和产量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11:13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04
西经是垃圾,可是你比西经还垃圾,石开石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你也就会这一招了:泼妇骂街!

这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你口里说什么西经是垃圾,实际上是西经的维护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11:34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06
两个孩子也是孩子,但两个L型放在一起还就真的不是L型了。
两个L形,是独立的,间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12:53
如何推出L形边际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西经认为是U形。其根据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即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增对应边际成本递减,边际产量递减对应边际成本递增。这样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就是U形,开始递减后来递增。
在理论上这是无懈可击的。但事实上,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的,也就是说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并没有在现实中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L形边际成本曲线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呢?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中的要素变化,主要指劳动要素的变化。U形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出是从产量较少到产量较多进行推理的。我们反过来,从产量最多开始到产量较少进行推理。
企业一般有最大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对应最大产量。在市场情况较好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会按最大产量或低于最大产量的最佳产量(不超过这个产量)生产。此时会投入合适的劳动要素。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能要减产,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企业的劳动要素并不一定随之减少,劳动要素投入成本也基本不变。这意味着在这一段产量范围内,劳动要素成本的边际成本为0。而其它要素边际成本也是常量,这时就会出现L形中的横线。产量可能继续减少,边际成本一般会逐渐增加。这样L形的边际成本曲线就形成了。
U形边际成本曲线的得出没有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劳动要素的黏性(变化很慢或几乎不变),所以根本不符合实际。L形边际成本曲线符合实际。
现实中的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也意味着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不能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16:34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10
无所谓,只要都用一种温度计就行,度量衡要统一即可,没有哪个对哪个错的问题。
不是说秦国的度量衡就是 ...
篡改了,温度计量的结果就是错误。不是换算的事,是计量错误的事。单位都是“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34:03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15
断了更说明它不是L型的。
一个L形曲线向右移动多出一个L形。就像需求曲线像右移动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34:17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8:06
你说的人均工资,

这里说的是工资和产量的关系。
你自己说的,西经把“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是自相矛盾的。
实际上:人家没讲错啊,没有矛盾。
人均工资在短期是:固定成本;在长期中可以是可变成本。

你自己抛开了前提条件去讨论结果,本身就是错误的讨论方式。

再者:人均工资是商品产出的成本的一种,成本跟商品产出量怎么就没关系了?

不跟你们讨论了,基本的常识概念你们都没搞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35:53
view.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36: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8:35
这是三个L形曲线。600先生明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37:53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15
断了更说明它不是L型的。
参照208楼图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44:14
西经中的供给定律和右上斜的供给曲线没问题的。
先降后升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对的。
短期的“固定成本”在长期中可以转变成“可变成”本也是对的。

呵呵,一帮子人连个基础概念都没搞清楚,还批个啥?
接二连三地批那就是搞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8:48:56
zsl0815 发表于 2019-2-3 18:44
西经中的供给定律和右上斜的供给曲线没问题的。
先降后升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对的。
短期的“固定成本”在 ...
呵呵,一帮子人连个基础概念都没搞清楚,还批个啥?
接二连三地批那就是搞笑了。
呵呵,一帮子人连个基础概念都没搞清楚,还批个啥?
接二连三地批那就是搞笑了。
呵呵,一帮子人连个基础概念都没搞清楚,还批个啥?
接二连三地批那就是搞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9:11:09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8:13
如实评价而已,不爱听可以滚。

西经马经都有错误,我都会批判。
一个羞羞答答的泼妇:处处维护西经,又不肯承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9:21: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8:12
如何推出L形边际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西经认为是U形。其根据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D ...
西经的要素理论里,要素价格只有三种:工资、地租和利息,而没有生产资料价格,就是说没有固定资本折旧和原材料价格等。

    而实际的成本必然包含固定资本折旧和原料价格等生产资料价格,但是西经没有这种要素价格。怎么办了,就搞了一个稀里糊涂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在产品价格中必然包含利润,西经如何处理呢?把利润当成利息,也就是说利润也是利息。

这样一来,成本和价格混淆了,利润和利息也混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9:56:26
zhuxiang 发表于 2019-2-3 19:21
西经的要素理论里,要素价格只有三种:工资、地租和利息,而没有生产资料价格,就是说没有固定资本折旧和 ...
要素价值论是扯淡。生产要素是生产的条件,给搞成价值创造了。价值创造是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9:58:38
clm0600 发表于 2019-2-3 19:51
三个L型,那就不是L型了。
三个人,就不是人了。是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9:59: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2-3 19:56
要素价值论是扯淡。生产要素是生产的条件,给搞成价值创造了。价值创造是企业。
但是西经的价格和成本理论是以要素价值论为基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