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058 41
2010-01-18
在一篇很热闹的帖子里看到了大家讨论复旦大学几位前辈的文章。既然谈到了,我们还是看看文章本身,不要盲从。

我随机搜索了一篇2004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论文《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就事论事,不针对文章作者和所在机构以及刊出文章的期刊。

我们看这篇文章的IV设计是不是有问题。它的模型主要是看非农人口比例与城乡收入差别的关系。暂且不论非农人口比例是否可以完全代表城市化水平,我们主要看用滞后一期的出生率作非农人口比例的IV是否合理。按照一个基本原则,IV和自变量相关,与应变量无关(这里是简单说法,不是严格定义)。上一期的出生率与非农人口有关,所以第一个条件满足。那么上一期出生率与本期城乡收入差别有关系么?

上期出生率与城乡差异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如下(是可能,没有严格论证,只是理论上可以被质疑):

1.出生率高的地区,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好(可能,不是肯定),所以间接地,高出生率的地区比低出生率的地区收入水平要高。
2. 反过来说,更符合中国农村现实的是,低收入地区出生率高,这样出生率依然和城乡差距有关系。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可以导致IV出问题。

他们用hausmen检验值说明在IV-FE的模型中,城市化没有内生性问题。

原文如下:
”第一,在固定效应估计中,城市化显著地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则显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增大,同时显著性有所降低,不过Hausman 检验结果不支持城市化指标具有内生性问题。“
“通过对于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并且考虑了城市化指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

这两段话,一段出自结果的分析,一段出自最后总结。稍微有点逻辑的读者就会发现,这里有矛盾。说得客气一点是论证不充分不严谨,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糊弄读者。要么是IV不适当,要么是hausman检验出了纰漏,如果两者都不是,那总得有一个技术上和现实上都可以说得通的解释。

起码作为严谨的学术文章和学术期刊应该重视细节,不要太草率。。比较令人担忧的不是文章有瑕疵,而是大家对此的看法。

任何学术文章都可能有问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哪怕是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都可以挑出毛病来,这一点不奇怪。可是,国内的某些人和机构对明显的问题视而不见,这就不太好了。

PS 我说话算是比较客气的,如果这样的文章我交给自己导师,那肯定直接被扔到垃圾桶里去。

我绝对不怀疑作者的学术水平,这是由衷的。从他们辉煌的履历和发表过的重量级刊物,从海外名校访问交流的经历到参与过的重点项目,我绝对相信作者们在学术上比我们很多人高出一大截。但我想说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只看文章内容,不看作者简历和头衔来讨论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8 23:32:25
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胡搞 关键能否自圆其说 复旦大学这些老师的文笔都很好,难能可贵的是能够用数据去实证他们的发现 他们的文章处处充满思想 现在很多经济学文章全是数学模型 基本上就是在玩数字游戏 “用了莫名其妙的方法说了众所周知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这年头缺的就是思想 idea  数学工具方法其实真的不难 小弟有时认真看国外经济权威期刊的模型推导 多看几遍也能看懂 甚至还能模仿改进 计算机编程  你要是深究IV工具变量方法本身就有问题 建议你看下去年美国 计量经济学杂志有一期关于IV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0:28:37
shh1986 发表于 2010-1-18 23:32
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胡搞 关键能否自圆其说 复旦大学这些老师的文笔都很好,难能可贵的是能够用数据去实证他们的发现 他们的文章处处充满思想 现在很多经济学文章全是数学模型 基本上就是在玩数字游戏 “用了莫名其妙的方法说了众所周知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这年头缺的就是思想 idea  数学工具方法其实真的不难 小弟有时认真看国外经济权威期刊的模型推导 多看几遍也能看懂 甚至还能模仿改进 计算机编程  你要是深究IV工具变量方法本身就有问题 建议你看下去年美国 计量经济学杂志有一期关于IV讨论
我对这位仁兄是相当的无语...没人否认陆的口才和创新思维,但是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难道你审稿的时候发现了计量有错误,结果不能完全证明其想法,也因为其想法新颖而不提出来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0:36:29
方法第一还是思想第一?为了达到方法“科学”性,而去否定事实的“思想”性



关键就是自圆其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7:44:54
shh1986 发表于 2010-1-18 23:32
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胡搞 关键能否自圆其说 复旦大学这些老师的文笔都很好,难能可贵的是能够用数据去实证他们的发现 他们的文章处处充满思想 现在很多经济学文章全是数学模型 基本上就是在玩数字游戏 “用了莫名其妙的方法说了众所周知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这年头缺的就是思想 idea  数学工具方法其实真的不难 小弟有时认真看国外经济权威期刊的模型推导 多看几遍也能看懂 甚至还能模仿改进 计算机编程  你要是深究IV工具变量方法本身就有问题 建议你看下去年美国 计量经济学杂志有一期关于IV讨论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文章没有 “用了莫名其妙的方法说了众所周知的话”

”城市化可能缩小城乡差距“本身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我不反对将思想创新的意义放在数学工具运用前面,但是起码不能糊弄吧?

按照你的意思,只要思想是有新意的,论证上就可以允许有作假。什么叫“自圆其说”?我理解的“自圆其说”就是你的文章发到期刊上去,读者挑不出错,那叫自圆其说。文章发表之后到处都是错,那能叫自圆其说么?

不是我要深究IV的问题,我只不过反对这样明明有问题,一句话都不说,然后糊弄过去的做法。类似的问题在研究中很多,如果文章上讨论或者解释自己的不足,或者可能存在的漏洞,那就另当别论。西方的经济学研究允许发表存在争议或者疑问的文章,但前提是这样的研究在创新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作者必须知道自己的研究有什么缺陷,将来可以怎么改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7:46:45
shh1986 发表于 2010-1-19 00:36
方法第一还是思想第一?为了达到方法“科学”性,而去否定事实的“思想”性



关键就是自圆其说
还是那句老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思想的开创性在大胆假设里,文章是不是可以自圆其说在小心求证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