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2019年终于到来,市场普遍认为,新一届发审委接任后也会保持IPO严审常态化,目前排队企业质量较高,过会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有“史上最严”之称的大发审委,审核关注点较全面,而2019年将上任的第十八届发审委很可能会延续严审趋势,市场利好的同时,若企业能更了解审核关注点,相信筹备上会也能事半功倍。2018年的IPO审核告终,全年上会企业被否情况如何呢?据大象君统计,2018年1-12月共172家IPO企业首发上会(不包括取消审核,二次上会企业按最后一次结果计算),其中,111家顺利过会,59家被否,还有2家暂缓表决。2018年全年的IPO整体过会率为64.53%。11-12月除4家企业取消审核外,21家正常上会,通过18家,仅3家被否,近两月通过率高达85.71%,过会率显著上升。2018年全年,共有59家IPO企业被否,占2017年全年被否总数的68.6%。(2017年有86家被否。)下面大象君将从59家被否企业整体情况、核心被否原因和发审委审核关注点这三大方面来分析……
(文末附59家被否IPO名单和审核关注点)
1
59家被否企业情况分析
一、被否企业板块分析在172家首发上会企业中,上交所主板85家上会,其中27家被否,通过率为65.88%;深交所中小板30家上会,其中6家被否,通过率为80%;深交所创业板57家上会,其中26家被否,通过率为54.39%。2018年1-12月,中小板通过率最高,而创业板通过率最低。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大象IPO(注:二次上会统计为一家)
二、59家被否企业的中介机构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大象IPO
被否项目较多的中介机构,并不代表它们业务能力不强,主要是这些机构的总项目量较多,在2018年IPO严审情况下,难免有被否的项目。企业可以参考大象IPO曾发布的独家:1-12月IPO中介机构过会率排行榜(券商、会所、律所),来了解中介机构的具体过会率。
三、被否企业排队时长分析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大象IPO
大部分被否企业排队时长集中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间,而排队时长超过2年的企业很大可能被否。截至2019年1月1日,IPO排队企业数降至272家,审核保持在每周3家左右,预计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审核还将提速,未来IPO企业排队时长将进一步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