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0-6-17 14:04:10
dwg 发表于 2010-1-20 12:29
只要过了初审就可以当审稿人,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我现在是审稿人,但我早已跟杨洪艳编辑发过邮件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最怕的是别人拒你稿,再抄袭。对于研究生来说,这样的风险小的很,大不了不干学术行当,去个企业。所以季刊这样的制度是没有约束力的。
这太可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10:04:29
本想投一篇季刊,现在在看来要再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5 11:02:06
dengkebin 发表于 2010-6-7 21:57
我原来很崇敬《经济学季刊》,希望能够在上面发文。投了四次稿之后,短期内再也不想投了。有两次确实是我的文章水平不够,但是另外两次,一次匿名审稿人拒稿的原因竟然是结论和他的直觉不符;另一次匿名审稿人拒稿的原因居然问我:为什么联立方程是一个个估计的?我晕,计量里面联立方程只是加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罢了,当然是一个个估计的。但是审稿人居然相信它应该是一次估计出两个结果,最要命的是:两个匿名审稿人居然同时这么认为!我承认遇到流氓或者无知审稿人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你流氓或者无知,能不能快一点呢?拖上四个月给出这种流氓或无知的意见,让人无语。要知道,发经济学季刊并没有任何实质好处呀,还要等如此之久!后来我再不投它了,宁可转投《经济研究》并已录用两篇了。经济研究尽管初审难过,但大不了等两月过不了初审就可另投了。万一有点运气过了初审一两月匿审结果就会出来。而且最重要的,经济研究审稿人虽然水平也不是百分百到位,但至少为了学术声誉都会认真审稿,这点和季刊明显不同。
    《经济学季刊》的品味现在我也觉得很奇怪。题目很另类,很偏门。我审这类文章时一般不会枪毙(也难以枪毙),哪怕它再差。因为它的选题既然被认可就肯定算是创新,既然你肯定了它是创新只要它的方法没有大问题就能通过,而这类文章恰恰是用简单清晰的方法论证冷门问题,或者用极其复杂但是逻辑无误的方法论证冷门问题。但我从心底里觉得其中有相当部分文章经济学意义是不大的。举个例子,囚徒博弈大家都知道小儿科了,但是你用它去分析下某一类型的艾滋病问题没准经济学季刊就给你刊出来。但这种东西对于经济理论或者实践有多大意义呢?艾滋病在疾病中就是少数,再符合这个模型假设的艾滋病博弈情况更是极端。经济学季刊现在有一种倾向,只要这种情况有万分一的概率存在,研究它就是创新,就是好的。所以冷偏门论文层出不穷。
兄弟,单独估计联立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是缺乏有效性的,常用的方法是FIML。如果两个审稿人同时独立地指出这一问题,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5 11:29:21
说下我对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的体会,共有三个匿名审稿人,第一个审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持肯定意见,提出三点修改建议;第二个审稿人时间较长,大概两个多月时间,说对该领域不是很熟,没有给出审稿意见(我觉得是很负责任的态度),然后送第三个;第三个审稿人审了不到半个月,给出六点建议,一看就是非常熟悉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的意见刀刀见血。
所以说,个人觉得,季刊的匿名审稿还是很正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5 11:53:20
bourne 发表于 2010-1-20 12:25
这鸟杂志连个刊号都没有,你投它作何?学学我,我都是发表在我们宿舍每周小报上,不需版面费,审稿人也熟,不发就揍他们。
希望有机会借鉴您的投稿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5 13:17:16
客观的说,审稿时的确应该指出具体的问题,如果通篇只是抽象的评论,诸如论述不清楚等等,显得这些评论缺乏充分证据,难以立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5 17:00:14
这么说,俺也被“流氓”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6 04:54:13
bourne 发表于 2010-1-20 12:25
这鸟杂志连个刊号都没有,你投它作何?学学我,我都是发表在我们宿舍每周小报上,不需版面费,审稿人也熟,不发就揍他们。
太幽默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6 20:40:26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7 14:50:59
8楼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8 08:57:56
哈哈哈哈哈,有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12:43:58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17:14:45
aiyabiej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1 00:03:08
先检查自己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1 17:30:21
哈哈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09:20:43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09:32:19
yujw007 发表于 2010-1-21 11:27
哎,无语,自己的论文有缺点,还不允许别人指出来,如果你觉得很好,没有改的必要(理论扎实,方法可靠,结果稳健,写作严谨),为何不投国际期刊,还屈就国内刊物。另外,你也可是声辩将自己理由说清楚,我相信编辑应该会有所回应。CCER博士生对自己研究领域还是比较熟悉的,一般国内的稿件审稿,问题应该不大。
说的很好!可能会有些审稿人不太行,但整体而言审稿的都还是比较认真的。不服的就投国际顶级期刊。我想,如果你果真写的非常完美,不会拒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10:31:1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17:07:19
《经济学季刊》有些匿名审稿人简直是学术流氓,看到好文章嫉妒,又没有充足理由拒稿,于是象疯狗一样乱骂一通,什么理论不扎实,方法不可靠,结果不稳健,写作不严谨,等等,没有实质性内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济学季刊》的有些副主编还居然采纳这样的审稿意见,太不负责任了。先前有帖主说《经济学季刊》的很多匿名审稿人是CCER的博士生,怪不得如此无才无德。有类似经历的同行请将帖子顶起来,谴责所有不负责任的审稿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url=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92867&page=1&from^^uid=1981497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92867&page=1&from^^uid=1981497[/quote[/url]]


及时国际一流的期刊业难免出现拒真和取伪两类错误。《季刊》的审稿人是曾向其投稿并进入匿审的作者。这些人虽然可能有些不够专业但季刊的审稿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国际主流期刊的审稿人一般都从投稿作者(不一定是发出来的人)中选择,这种制度规定了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所谓权利就是作者有获得匿名评审意见并享受编辑部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权利,所谓义务就是承担一定的审稿工作。这种制度具有很好的self-financing功能。个人认为季刊的审稿制度是国内最为正规的(注意我说的是审稿制度本身而不评价审稿人)。有很多刊物作者投稿后等上几个月没有一个字的审稿意见反馈,甚至不会有人通知你拒稿,过期无消息就自行处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在第一周就被扔到垃圾箱里还是在三个月的最后一天被拒绝的,还在那里傻等三个月,你三个月的等待往往是没有任何结果的。对这样的刊物有些作者一稿多投是有情可原的,而《季刊》一般会在收到稿件两个礼拜左右通知你文章是否进入匿审,如果进入了就一定会给你反馈一份评审意见,我觉得这是对作者很负责的态度。但也正因如此有些不够专业的评审意见遭人诟病,可不专业总比没有强吧,对很多其他刊物没有人诟病其审稿意见的质量,是因为你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它的审稿意见!

祝季刊越办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17:14:48
楼主好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07:16:07
怎么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9 18:47:35
不会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9 19:13:50
季刊的风格就是如此,由于没有进入官方序列,难以找到好审稿人,低水平均衡,可以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1 07:49:18
难以理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0:16:27
做最优创新的前沿研究,直接把编辑忽悠到手,避开那些无知的流氓审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00:46:25
顶上去就不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5 16:51:32
检验方法来看,(1)作者并没有对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自相关问题进行检验,尤其是三个科技投入指标同时进行检验时首先就应该做此检验。(2)作者在变量独立检验同时进行联合检验,这种检验是否会加重自相关问题。(3)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同时进行还是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分别进行是需要通过模型验证的,并不能直接纳入分析框架。
    上面是一个季刊审稿人给我的意见
   拜托  变量之间只可能存在共线性之类问题  自相关是哪跟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5 17:50:28
哥看到“三个科技投入指标”时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5 18:25:26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评语写的“感觉作者没有认真写作,都是东拼西凑的痕迹”。我觉得,可能我的水平是不够高,但是有没有东拼西凑我自己是清楚的。而且审稿人也并未给出具体的建议,我的文章就这么被毙掉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5 21:43:10
哪里的刊物,没听说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