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开征银行税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2010-01-20
·
工商时报
·
【萧美惠】
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长伊尔艾朗(Mohamed El-Erian)周一投书金融时报指出,欧巴马总统计画开征银行税可能引发其它工业国家仿效,但他不认同这项做法,并指出最大的危险在于模糊焦点,让人忽略愈来愈严重的政策失调,甚或取代迫切需要的结构与法规措施。
伊尔艾朗指出,上周四欧巴马总统宣布「金融危机责任费」,将开启全球工业国家的银行被征收特别税的时代。
他表示,鲜少有一项税法引发如此各界热烈的支持。理由有四:
第一,广受政界欢迎。简单来说,征税明白显露出美国政府了解民众不满银行钜额红利以及失业率升高。
第二,金融业的获利好转主要是因为在2008年采取空前的纾困手段。这不只是银行接受纾困资金或是政府担保其信贷,还包括联准会将利率调降到超低水准以防止信用市场崩溃。工业国家的金融机构因而享有更高的获利。
第三,这项新税符合长期法规目标。新税针对大型银行及其财务杠杆,主管当局希望藉此降低系统性风险,以及对抗「大到不能倒」的问题。
第四,在财政赤字激升、政府债务以空前高速增加以及缺乏有效方法来缩减赤字之下,新税可望增加国库收入。
这4个理由让银行税可说势在必行。伊尔艾朗认为,如果美国国会通过欧巴马的提案,很可能让新税变得更加可观。欧巴马原先宣布的0.15%税率没什么特别,国会可以轻易通过更高的税率。原先设定的期限:「回收积欠美国人民的每一毛钱」,也可能有不同诠释,甚或高于先前宣布的10年期限。
伊尔艾朗并且猜测,其它工业国家将迅速跟进,开征类似的税。因为他们将会发现上述4点理由实在令人无法抗拒,
新税一旦实施,银行业将折损效率,并造成经济扭曲。但这种顾虑没有人听得进去。
而这还不是主要风险。真正的危险在于银行税可能模糊焦点,让人忽略愈来愈严重的政策失调,甚或取代迫切需要的结构与法规措施。
现在的银行业处境十分矛盾。政府敦促他们增加放款以振兴经济,但在同时又要降低风险以减少他们构成的系统性威胁。
这种矛盾点出工业国家今日所面临的更广泛挑战。在失业人口激增(并且可望维持在构成社会问题的水准)之际,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爆增的忧虑已迅速限缩各国政府的自由程度。
「金融危机责任费」的构想是可以谅解,也有其正当性。这个议题将持续吸引各界注意和激烈的争论。然而,就新税本身而言,它将不会成为工业国家长期前景的一大决定性因素。事实上,新税根本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伊尔艾朗指出,工业国家必须赶快转变立场,由后危机的响应转变到更加全盘的结构性措施。这项转变拖延得愈久,就愈会迫使有关当局采行一些徒然创造热门话题,却无法恢复强劲中期成长与创造就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