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股票价值投资大师的三个条件
                      于德浩
                     2019.2.18
股票价值投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价值投资;第二,要大智如愚的做到长期持股,坚信价值投资一定会获利颇丰;第三,不迎合市场情绪,不被普通投资人裹挟。我认为,一般的职业投资顾问做到前两点,不难;但是,最后一点“不被普通人裹挟”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价值投资的理念很简单,就两点,“一是好公司,二是价格不贵。”可是,人们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总想找所谓的“成长股”。一个小盘股,市盈率超过100倍,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价值投资,这就是典型的不真懂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一般的持仓时间都很长,并且涨幅大都2-3倍以上才卖出,因为一般10倍市盈率以下买入,20-30倍市盈率卖出是基本的价值投资法则。所以,那些短线几天、几周或几月就买入卖出,获利都不超过20%,还自称是精选个股、价值投资,这纯粹是胡扯。
价值投资的买入原则是,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不是表面看到的,股价越跌越买,股价上涨就不买了。比方说,股价从最高60元跌到20元以下,如果预估30元是价值。按照价值投资的法则,股价从60元跌到25元,都不能买入;当股价从25元跌至最低15元时,都可以买,不要在乎细枝末节;当股价从15元反弹到30元时,如果有新进资金,也要持续加仓。当股价上涨超过30元的价值线时,就不能再加仓买入了。
那么什么时候卖呢?如果你保守估计40元是新的价值点,那么就在价格50元卖出;如果你乐观估计价值是50元,那么就可以在价格60元甚至70元卖出。但若你非要等到100元再卖出,这个价值估计就太离谱了。
股票投资大师巴菲特可以持股十几年,就是因为企业盈利一直在增加,虽然股票价格上涨,但是市盈率=价格/盈利,却一直不怎么高,都在30倍以下,好股票并不算贵,当然就没必要卖出股票了。
如果对价值投资有充分的信心,那么做到大智若愚的长期持股并不难。这里要克服两个心理因素,恐惧和贪婪。当股票价格在价值以下还在继续下跌时,恐惧自然出现,“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大崩盘?”你一定要有充分信心,“我不知道股价是否从10元还会继续下跌至5元;但我知道,三五年以后,股价必然会上涨到30元以上。所以,现价买入是有巨大的预期利润空间的。”
贪婪有两种情形。一是当股价已经上涨到价值线上方,已经达到原计划的卖出点,但“这次不一样”会奢望更高的价格,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白坐一趟过山车。二是,股价从底部快速反弹大约30%,短期获利巨大,这边就拿不住股票了。比方说,股价刚从10元耗时俩月反弹到13元,而价值预期是30元,人们就想“短期应该有回调吧,低买高卖呗”。最后的结果,就是错过一个十年一遇的大牛市。
现实的例子,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人们应该在上证综指4000-5000点卖出,从而规避2008年的大熊市;可以在2008年的2000点重新买回,持股待涨。而在2015年的大牛市里,如果是持有上证50ETF这样的大股票,价值投资是无法规避40%的回调的。同理,在2017年的大盘股上涨时,价值投资更是不能避免2018年25%的回调。所以,如果谁敢说,他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躲过了中国A股在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大跌,躲过了2018年的大幅回调,那他一定是个厚颜无耻的骗子。
最后一点,要避免被普通人裹挟,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投资顾问是要融资的,总是要迎合市场情绪。简单的说,投资顾问很清楚熊市低点不能卖股票,但是雇主投资人要杀跌止损,大多数投资顾问总会违心的去奉承“客户金主”。投资基金有止损线、平仓线,客户投资者有自由赎回资金的权利。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早期投资失败就是因为在大熊市背景下,客户纷纷撤资。
投资大师巴菲特敦敦告诫,“不要借钱炒股”,就是指要取得资金的绝对控制权,避免被愚众裹挟拖下水。伯克希尔哈撒韦保险公司的融资其实也是一种借钱,只不过还款期限是几十年以后,这足以覆盖一个大约10年的股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