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的特点包括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集聚化发展的优势;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生物医药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从起步发展到至今,不仅行业规模越来越大,行业发展也越来越规范。近年来,我国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生物制药产业已经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
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呈现出的几个主要特点有:区域集中度高、运营模式以ZF主导型为主、同质化程度较高。其中园区同质化程度高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园区规划层面,各地规划发展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出现了相似现象。
在具体政策上,各地园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政策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差异主要在优惠力度上,形成了政策的“价格竞争”。园区的同质化发展会导致园区加速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和削弱区域竞争力,影响园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内的产业园区要想走出同质化程度发展的怪圈,应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园区自身的优势,向综合化园区或专精化园区转型,走出一条属于园区自己的特色之路。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生物医药产业园现存五大痛点
1.自主知识产权过少,竞争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
2.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开发能力非常有限。
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ZF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3.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5.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欠佳。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环境的改善,虽然我国有些地区制定了相关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但从整体上来说,还亟待改善,亟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需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之与国家投资相配合。
服务说明: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企业、ZF、科研院所提供产业申报、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布局、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