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结束,在外求学的学子都要回家过年,自然也就需要购买车票,我选择了让学校代订,本以为可以省不少事,但当火车票拿到手上时,才发现车次变更了,票价翻倍了。车次变更能够理解,毕竟学校之前有提示,但一向以价格稳定著称的火车票翻倍让我不解。所以结合自己最近几年分别在南北求学以及一些出行的乘车经历思索了一番,火车票到底是怎样定价的?以我肤浅的认识,我认为定价机构没有统一标准。在分析之前先附上我这次的车票,大家可以百度下就知道情况了。
在这还是有必要先提一下武广高铁开通运行的事情,武广高铁全程运行控制在4小时以内,具体时间我没查,全程票价有490,780两种,同时其上座率平均才40%左右。伴随而来的是普通列车的大量裁减,人们被逼上高铁了。我想这些都是大家都熟悉的,也许你们会质疑你所要谈到得定价与这个有什么关系?是的,确实有关系,正是因为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行才迫使粤、赣、湘、鄂四地之间火车票价的飞涨,至于为什么没有经过赣确也涨其价,我想知道点地理常识和投机头脑的人都能理解。
正常情况下,火车票价应根据里程与时速以及列车的设备等级而定,通常情况下,价格间呈现出高铁>和谐号>特快>普快>普通列车软卧>硬卧>软座>硬座。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去消受什么样的服务。在此我真的不想用什么成本收益分析法、利润最大化或是MR=MC去决定价格,我也不能给出中国铁路运输部门的性质。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无党无派的寻常老百姓,只想比较一下我所享受到的服务差别与价格差别之间的极不对称。我记得没错的话,从郑州到广州有趟特快票价仅为194,而从广州到九江的K85普快却需要170,大家用手指大概量一下就知道里程的差距了,并且普快的设备远不及特快的。从这时开始我就已经对全国的定价制度感到不解了,为什么我花更多的货币却只能得到更劣质的服务呢?也许经常在全国四处跑的人还会发现更多这样的事情。而促成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是我上面传上去的票。可以去网上查到其票价和票面上的差距,即使说网上有差误,那我也给自动服务电话了,那里所报出的票价和网上的一样,难道是售票人员出错?不是的。而是事实上涨了。在此我要抱怨下,票价涨了为什么不能在网上甚至说自己的自动服务电话里都没有更改过来呢,这不是愚弄老百姓是干什么。这次票价上涨为什么独有高铁受影响的四地呢(前晚和师姐在一块吃饭时她说到湖南的也是成倍翻),据我所知到这些地方以外的同学票价并无变化。为什么,为什么呢,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全国火车票价也有地区歧视?不,我认为没有,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提高武广高铁的上座率,包括裁减普通列车。这样做于谁有利?肯定是大大减低了整个社会的总体福利,ZF也许即提高高铁的收入又提高普通票价获得了些许的利益吧。
无奈,无奈,我等为鱼肉,任人宰割。
PS:之所以把这个放在市场势力与市场失灵的分类里是因为铁路部门是国有垄断企业,其市场力量太强大了,已经把市场价格扭曲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