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企业家在企业不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过程中出现的迷茫现象,从企业家的创业动机、自身素质、市场环境、传统管理理论等方面寻找原因,提出自我实现是企业的最高境界。企业家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慈善事业、善待企业员工、依法诚信纳税、学会享受生活等实现其自我价值。
关键词:自我实现,慈善事业,最高境界
一、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会迷茫
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内心一直解不开的一个心结——经商、办企业到底为了什么?“坦率地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最初的创业动机仅仅是来自财富的吸引,这给我们埋下了深深的精神隐患,最终的动机有所满足后,我们缺少更大的精神动力。”郭丽双董事长的话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的心声。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茫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动机存在偏差。中国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在一定意义上讲,其实只是一种冲动,有一种穷怕了的感觉,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心中普遍有一种过于强烈的渴望成功、企盼辉煌的欲望,这种欲望炽烈地燃烧着,其浓度和猛烈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家。一旦最终的动机有所满足后,他们缺少更大的精神动力,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发展自己及企业。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不缺才气、睿智和市场触觉,但缺乏诚信、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做人原则、正义感和最基本的同情心。当下中国大多数企业过于注重制造故事、绩效、战略和做事,而忽视了价值观、文化和如何做人。
2.中国企业家自身素质有待提升。考察中国企业家的自身素质,我们绝不能简单地以学历、文凭等来衡量,但也不能不问英雄出身。近30年发展起来的企业,相当一部分的老板产生于经济窘迫、生活困难的背景之下。据浙江省的一个调查显示,该省的企业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的老板们,约有90%出身寻常人家。在不断的拚搏过程中,许多企业家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但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市场上去了。一旦事业有成,不仅不感到兴奋,反而有一种失落感。民营企业老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大多呈现跳跃性,迷信灵感、相信超常规发展,着迷于奇思异想,认为只有这些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种思维定势的结果就是轻视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工作作风,造成经营管理上的非理性、狂热性、盲目性、模糊性、不可捉摸性。如果这种方式果真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倒也罢了,但我们会发现,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发展不利。
3.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不尽完善。细心观察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过去30年中,几乎所有中国民营企业的兴起和衰落都有政治因素的影子,可以说,政治因素始终是中国民营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而真正的商业智慧被置于次要的位置。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企业老板充其量可以称之为政治家,或者是政治家们的秘书,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也不可能培养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4.企业管理理论对企业家的误导。企业管理理论对企业的解释中强调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但这是不是企业家的最终目的呢?我们知道,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职能决定了其必须是盈利,其生存与发展决定了其必须是盈利。而作为企业家,除了盈利,是不是就没有了动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企业家也不能谓之企业家,只不过是一具赚钱机器罢了。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认为的“企业的一项、也是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在比赛规则范围内增加利润”。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一句话是“企业家的使伞就是赚钱,如果不赚钱那就是犯罪”,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鲁夫也说过,一个企业家赚钱叫道德,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缺德。他们的名言是有背景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对企业及企业家的一种诠释。然而这些话对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产生了误导,曾经有一个企业家就说,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不劳而获”。
二、自我实现是企业家的最高境界
笔者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政协组织的企业家市场营销培训班上,讲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时,有一个方便面厂的老板告诉我说:“‘自我实现需要’解决了长期困惑我的问题。当我到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职员问我,现在有了那么多的钱,还贷款干什么?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你这么一讲,我豁然开朗,我现在已不是在为我自己及家人,而是为社会做贡献呢!以后我做什么事都会理直气壮的。”
自我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境界。它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在我国来说,自我实现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创业、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会随着财富的增加,注重与其他利益群体的良性沟通和互动,从行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让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守市场规则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
在全国各地,赋有社会责任感的浙商主流精神随处可见。2004牟浙江商人将数千亿元民间资本带入了全国各地不同领域,他们不但带去了资金,还带去了市场经济的经验,带去了就业岗位,带去了市场经济的鲶鱼效应。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1000多万浙江商人,更多的是用诚信、知不足而奋发、合作开放、勤劳发奋这些新浙商精神来实现自我价值。
李嘉诚说:“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井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在李嘉诚的哲学中,为人类而付出的意义远远超越赚取的价值,这才是李嘉诚之所以需要努力去争取富有的真实意义。李嘉诚一方面赚钱,一方面又花钱,他赚钱时很高兴,花钱时更高兴,他知道,这样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
三、如何实现企业家的自我价值
如何实现企业家的自我价值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考量:
1.企业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造成我国企业家迷茫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企业除了自身获得利益外,还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再具体一点说,企业或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健康安全、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等。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及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思想。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律责任。这是企业作为法人组织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企业履行法律责任不分时间、地域,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个层次是市场责任。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就要真心维护消费者权益,又要坦诚地与合作商联系。消费者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终力量,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要依赖消费者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对消费者负责,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讲诚信。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对自身员工负责,这对社会和谐发展非常重要。这个层次包括对员工权益的尊重,比如为员工提供劳动保障、安全环境、职工福利等。第四个层次,是企业对社会、社区、环境等层面承担责任。从这四个层次来讲,我国企业在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2.企业家应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慈善本身是个公益事业,搞慈善应该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不带有功利目的。我们并不赞成如比尔·盖茨般的“裸捐”,前不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宣告总额1亿元的“新希望新农村扶助基金”正式启动。接下来,刘永好还打算用5年时间、斥资50亿元培育上百万个“农场主”,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的慈善行动更具长期性。从1973年开始他便以个人财产成立“邵氏基金”,每年拨款给各大慈善机构,长期致力于文化、教育、慈善事业。邵逸夫的捐献项目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达3200个之多,到目前为止,邵逸夫为内地教育文化医疗事业捐款高达25亿港元。尤其在教育界,青年学生、从事文教事业的人大都知道这个名字,这是因为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搭配:“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等。这是邵逸夫关心祖国内地教育事业的表达方式,事实上,到今天,这些“楼”、“馆”在中国许多地方和大学都可以看到。2002年,一项奖金额堪与诺贝尔奖媲美的奖项在香港创立,这项以邵逸夫的名字命名的世界性奖项,将表彰在学术和科学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这位95岁高龄的老人因此再次成为新闻人物。
3.企业家应善待企业员工。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员工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触动作用,有利于员工更努力地工作。例如,企业因为资助了慈善事业在电视节目中被采访的时候,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观看时,就会感到高兴和自豪:“我服务的这家企业有社会责任心,是一个好企业”。员工由此得到的激励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容忽略的。如果员工加班或因工作忽略了家庭时,他的家人就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因为他在为这家好的公司努力地工作。而且,在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里工作,员工的目的更明确,更讲究奉献精神。2008年1月10日《企业文化周刊》封面版文章——《一份特殊的新春贺礼》,说的是2007年初,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在忙于香港上市的紧张时刻萌生了一个愿望:应当让企业全体员工及其亲人共享汇源的发展成果。他决定公司拿出2000多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奖励公司的优秀员工,另1000万元一部分捐助社会,一部分则寄给了员工的父母。他还决定亲自给全体员工的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他认为,汇源的成就有员工的一半,也有他们的父母等亲人的一半。朱新礼关爱员工、关爱员工的父母等亲人的做法,必能换得员工的加倍努力,换得员工亲人的大力支持。
4.企业家应依法诚信纳税。诚信纳税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诚信纳税是衡量企业的商业信誉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对国家和对人民贡献的重要标尺,是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商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最好的形象宣传。我们每一个纳税人都应把诚信纳税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明礼诚信,依法纳税,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不仅是企业纳税,企业家个人依法诚信纳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007年初国税总局进行的个税自行申报预计有600万到700万人,截止最后时间,实际申报接近163万人,其中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企业家们在这方面是否应该认真反思一下。
5.企业家应会真正享受生活。现代社会人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企业家所承受的压力是其他人无所比拟的。减轻压力、适当放松、保持身心健康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重视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因此运动的计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跑步、走路、游泳、骑车等,能使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的运动,均有益健康。发展个人爱好。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都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帮助你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享受生活并不是说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相反,它要求极其认真的生活态度,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细节,咀嚼它,消化它,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至于生活了一辈子,却找不到什么时刻是属于自己的,活得既没有乐趣,也没有自我。
作者: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 杨勇 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12期